脈脈心血管病網 >> 心血管百科 >> 心血管疾病治療 >> 手術治療 >> 小兒先心病沒有想象中可怕

小兒先心病沒有想象中可怕

  新生命的到來,本應給一個家庭帶來歡樂,但對於先心病患兒的家庭來說,孩子的疾患卻像是遮住太陽的烏雲。2007年,小兒心髒中心劉迎龍教授為首的課題組首次開展了關於北京市戶籍人口先心病發病率的調查,發現北京地區活產先心病患兒約占所有出生嬰兒的6.7%。。這個數字的確令人揪心,但劉迎龍教授也同時希望通過本刊向先心病患兒家庭傳遞這樣一個信息:小兒先心病,並不像大家想象的那麼可怕。它不但可以有效預防,而且絕大多數可以得到有效治愈。

小兒先心病沒有想象中可怕

  及時發現

  做好“三早”第一步

  “我們常說,對待疾病,要以‘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為原則,對於先心病,同樣如此。”那麼,家長怎樣才能及時發現孩子心髒方面的異常呢?

  劉迎龍介紹說,先天性心髒病一般可分為兩大類:青紫型先心病和非青紫型先心病。

  青紫型先心病的重症患兒多在出生時或出生後不久就表現出面部甚至全身皮膚發紫(即“紫绀”)、喘憋、氣促、精神萎靡、不肯吃奶、反應低下,反復出現心功能衰竭等情況,如不及時治療,生存期通常難以超過一年;較輕的青紫型先心病患兒,初期“紫绀”不明顯,生後6個月左右出現紫绀並逐漸加重,常常在口唇、指/趾甲床、耳垂及鼻尖等部位明顯,並逐漸出現指/趾端膨大(即“杵狀指/趾”);吃奶或哭鬧時可出現呼吸困難等症狀,嚴重時還會突然暈厥、抽搐;較大的孩子會說自己頭痛、頭暈,在行走或游戲時常常主動蹲下休息片刻。

  非紫绀型先心病較輕的病例可能沒有明顯的不適,僅在體檢時會發現有心髒雜音;重症患兒在嬰幼兒期常有喂養困難、嘔吐、營養不良、易疲勞、氣急等情況,在哭鬧時也可以出現“紫绀”;此外,患兒還會表現為免疫力低下,反復患感冒和肺炎,易咳嗽,並且容易合並心功能衰竭;隨著病情進展,肺動脈壓逐漸升高時則會出現較明顯的“紫绀”。

  劉迎龍教授提醒家長,在日常生活中應該多留心觀察,一旦發現孩子出現以上表現時,應高度警惕先心病的可能性,及時到醫院進行檢查。較簡單的先心病經心電圖、X光胸片和超聲心動圖檢查,一般能夠明確診斷。如檢查後仍不能明確診斷,則需要到心血管專科醫院做進一步的檢查。

  抓住時機

  早治早放心

  有家長認為,先心病孩子要等大些做手術才安全。對此,劉迎龍表示,何時進行先心病手術,要視患兒的實際病情而定,而不能以年齡的大小和手術的耐受性而定。有的先心病隨著年齡的增大,並發症會漸漸增多,病情也逐漸加重,甚至會失去手術治愈的寶貴時機。

  “當然,年齡小對手術的耐受性是相應差一些,手術的危險性也大一些,但是如果心髒畸形復雜或病變嚴重,可導致血液循環紊亂,引起心肺功能損害。隨著年齡增大,心肺功能的受損也逐漸加重,即使以後心髒畸形可以通過手術得到糾治,但受損的心肺組織的功能已難以恢復,即使手術成功也達不到治愈的目的。另外,有些重危病兒由於手術不及時,還可能危及生命。”

  劉迎龍指出,最常見的先心病動脈導管未閉、室間隔缺損、房間隔缺損,其手術時間要視缺損的大小而定,如缺損大,分流量大,肺充血嚴重,經常伴有心衰、肺炎等合並症,應及早手術,並且手術在嬰兒期(1歲以內)即可進行。

  “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盡早帶孩子去有條件的醫院找專科醫生檢查,明確心髒畸形性質、程度,由有經驗的醫生來決定手術時機,以爭取達到最好的治療效果。不要抱著‘等大一點再治’的想法,以免延誤孩子的病情。”劉迎龍補充說。

  手術治療

  解決先心病的終極途徑

  “咨詢中經常有家長問到我們,先心病是不是只有通過手術才能治呢?”針對這個問題,劉迎龍教授表示,對於絕大多數先心病而言,外科手術是有效治療的唯一途徑。

  常見的小兒先心病,包括房間隔缺損、室間隔缺損、動脈導管未閉和單純的肺動脈狹窄,由於病情相對較輕,可治性極強,均可在嬰幼兒期通過外科手術、介入等方法得到完全根治,成功率接近100%。手術後遠期效果也十分良好,不會殘留後遺症,患兒術後將獲得正常的生活質量,基本和正常孩子一樣學習、玩耍,日後能照常進行工作和體力活動,養兒育女也不會受影響。而且,隨著醫學的不斷進步,小兒先心手術也在不斷改進。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國內由劉迎龍教授在1994年首創的“右外側小切口剖胸”這一全新術式,經過十幾年的實踐,已經適用於更多類型的心髒畸形矯治,從而使更多的患兒避免了較大的手術創口。通過此項手術方式治療的患兒,術後手術瘢痕隱蔽,胸廓發育正常,生活質量有了更大的提高。

  劉迎龍教授還表示,隨著小兒先心手術治療策略的不斷創新,有的疾病的手術適應症也在擴大,以往在國際上普遍認定的手術適用范圍變大了,這就為更多的患兒提供了康復的希望;而手術方式和治療手段的不斷進步,也改變了某些手術死亡率高、治療效果不佳的情況。“像大動脈調轉手術,通常認為手術最佳年齡應小於6個月,國外報道多認為,如患兒大於6個月,則不宜根治。而我國先心病患者確診時,往往早已超過6個月大,已經錯過了傳統的最佳手術年齡。針對這一國情,我們率先在國際上提出診斷性治療策略,逐漸擴大了大於6個月的大動脈轉位患兒的手術適應症,使復雜型大動脈轉位的治療取得突破性進展,從而讓許多既往被認為已經喪失手術時機的患兒獲得了新生。”

小兒先心病沒有想象中可怕

  最後,劉迎龍補充說,一些新技術和手段的應用,如外科手術和介入相互結合,可以進一步發揮各自優勢,幫助許多復雜先心病患兒改善症狀,同時減少外科手術次數,從而減輕了患兒的痛苦和降低了治療費用。

  “我們相信,隨著小兒心髒外科醫生的不斷探索和實踐,隨著先心病外科整體水平的不斷提高,這方面的創新和突破肯定會不斷出現,從而會造福更多的先心病患兒。”

  

熱門文章
高血糖高血脂能不能吃桂圓

概 述 高血糖還有高血脂是現在發病率比較高的三高症中的兩種,這兩種都是獨立的疾病,在臨床上主要是集

腦動脈瘤的護理要給以高蛋白飲食

   在醫院,腦動脈瘤一般會采用手術的方法進行治療,治療之後還要注意一定的護理。那麼,腦動脈瘤應該如何進行護理

心血管疾病治療 心血管疾病護理 高血壓問答 冠心病問答 心肌梗塞

Copyright © 脈脈心血管病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