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狀動脈搭橋術適合哪些冠心病人。一般來說,冠狀動脈搭橋術適合於患有心絞痛經內科治療無效,動脈造影發現冠狀動脈主干或主要分支明顯狹窄,但狹窄的遠端血流暢通的患者。
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髒病,簡稱冠心病,已成為目前西方國家的第一號殺手,在我國,冠心病的發生率也相當高,並且有逐步增高的趨勢。國際上公認的治療冠心病最有效的方法是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俗稱冠脈動脈搭橋術,現今已有三十多年的歷史。冠狀動脈搭橋術,是讓心髒搏出的血液從主動脈流經所架血管橋,流向引起狹窄或梗阻的冠狀動脈遠端,到達缺血的心肌,使心肌得到正常的血液供應,改善其缺血、缺氧狀態。是一種心肌血運的重建術。
國內多家醫院近年來廣泛開展了冠狀動脈搭橋術,並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不過目前大多數人對該此手術不十分了解,由於擔心手術風險,因此對手術存有或多或少的畏懼心理。現在為您簡要介紹冠狀動脈搭橋手術的相關情況,解決您的各種疑問,使您對心髒搭橋手術有一個全面的了解。
哪些病人需要行冠狀動脈搭橋術?
一般來說,冠狀動脈管狹窄低於50%時,對血流的影響不大,狹窄達到75%時就會明顯影響血流的通暢而產生心絞痛症狀。因此,凡是單支冠狀動脈狹窄達75%,或兩支以上狹窄大於50%時,均需行冠狀動脈搭橋手術,許多接受過冠脈成形治療並在冠狀動脈內安裝支架的病人(俗稱PTCA),一旦再發生心絞痛,也需及時行冠狀動脈搭橋術。這樣不但可以消除心絞痛,使病人能夠正常生活和工作,而且還可以預防心肌梗死和猝死。心肌梗塞後形成的室壁瘤,因可嚴重影響心功能,產生嚴重心率失常或血栓栓塞,必須行手術切除,在切除室壁瘤的同時行冠狀動脈搭橋手術,效果較好。
冠狀動脈搭橋術適合於患有心絞痛經內科治療無效,動脈造影發現冠狀動脈主干或主要分支明顯狹窄,但狹窄的遠端血流暢通的患者。
醫生會依據具體的檢查結果,如冠狀動脈造影顯示的血管狹窄程度、是否三支血管同時存在病變,以及左心室功能、是否有嚴重的室性心律紊亂、內科治療的效果等多項因素進行綜合評價,判斷病人是否適合進行冠狀動脈搭橋術。
什麼是冠狀動脈搭橋術?
冠心病的冠狀動脈狹窄多呈節段性分布且主要位於冠狀動脈的近中段,而遠段大多呈現正常狀況,冠狀動脈搭橋術就是在冠狀動脈狹窄的近端與正常的遠端之間建立一條通道,可使血液繞過冠狀動脈狹窄部位而通過通道直接到達遠端,猶如一座橋梁使公路跨過山壑江河暢通無阻一樣。不過所用的材料不是鋼筋水泥,而是自身的大隱靜脈、乳內動脈、胃網膜右動脈、桡動脈、腹壁下動脈等。
用大隱靜脈搭橋,是將上腿或大腿上的大隱靜脈取下,一端與冠狀動脈狹窄遠端吻合,一端與升主動脈吻合,也可同時在一根靜脈上開幾個側孔分別與幾支冠狀動脈側側吻合,這就是所謂的序貫搭橋或蛇形橋。用大隱靜脈搭橋,手術損傷小些,簡單一些,但遠期效果比動脈搭橋差些,因此,適用於年齡大的病人,用動脈搭橋損傷大,技術要求高,手術困難一些,但遠期效果較大隱靜脈好,適用於年輕病人。一般情況下,80歲以上老人可單獨使用大隱靜脈搭橋,55歲以上可考慮全用動脈搭橋,其他年齡可用一根乳內動脈加大隱靜脈。手術通常在全身麻醉低溫,體外循環,心髒停止跳動的情況下進行。一般需要2-3小時。簡單的病例也可不用體外循環,在心髒跳動的情況下進行冠狀動脈搭橋手術。
冠狀動脈搭橋術前要做哪些准備?
冠狀動脈搭橋手術是一種非常復雜,技術要求高,病人損傷大的高難度冠心病手術。手術前必須做冠狀動脈,左心室和乳內動脈造影檢查,以明確冠狀動脈狹窄的部位和程度,據此決定搭橋的數目和准確的位置。同時還需要做超聲心動圖、心電圖、血生化;肺、肝、腎功能及大小便常規等檢查,了解全身各髒器的功能狀況。手術前要嚴格控制感染。病人要練習腹式呼吸,停止使用阿斯匹林等藥物,樂觀開朗,心情舒暢,避免精神過度緊張,因精神太過緊張容易引起冠狀動脈痙攣,產生心肌梗死而增加手術危險性。
冠脈搭橋手術前極力建議冠狀動脈造影術,冠狀動脈造影檢查簡單地講,就是在大型X光機下,在弘動脈或股動脈置入一動脈鞘,經鞘內置入相應動脈導管到心髒的左右冠狀動脈或者橋血管,用造影劑注射顯示血管影像,使左、右冠狀動脈及其分支在X線下顯影,分析血管的分布、供血范圍、血管管腔病變狹窄程度,同時,系統將冠狀動脈顯影的情況用電影、錄像或數字的方式記錄下來,作為臨床醫生診斷的根據,
指導冠狀動脈搭橋術治療方案。對有些病人除進行冠狀動脈造影檢查外,必要時需同時進行左室造影、右心導管檢查和左室舒張末壓測定,才能准確了解疾病。
冠狀動脈搭橋術立竿見影的效果
三十年的冠脈搭橋史已證實其對緩解心絞痛症狀的有效性。用“立竿見影”四個字來形容術後效果是最為恰當的。許多患者在接受冠狀動脈搭橋術後幾天便能上下樓梯。
若恢復良好,一周後便能上街。一些患者形容說,術後胸悶胸痛的感覺消失了,就象冬天發悶的屋子突然開了一扇窗,連吮吸到的空氣都格外清新。術後1-2個月一般能勝任輕便工作。3-4個月後基本能恢復原工作。有位68歲的離休干部,術前需要靜脈注硝酸甘油,並且一翻身仍然有胸痛。手術為他搭了5根橋後,一周便能到處走動。生活完全自理。
然而並非所有患者的恢復都那樣順利。影響術後恢復好壞的一個重要因素是術前的心功能狀況。冠心病患者只要有心絞痛症狀就應盡早到醫院就診,以免因廣泛心肌梗塞、太多的心肌細胞壞死以後給手術後的恢復帶來困難。
在心髒上搭的橋能挺多少年?這是許多患者關心的問題。一般認為用靜脈作為搭橋材料,其十年的通暢率約為60-70%。而用動脈橋的遠期通暢率會更好。但由於人體的動脈材料有限,而且有些動脈材料容易痙攣,或者管腔太細,甚至於動脈本身也有病變或狹窄,因此,不是所有患者都適合采用動脈橋。
“橋”時刻需要保護
冠狀動脈搭橋術後若不注意飲食結構的改善、不注意生活習慣的調整、不注意長期合理的用藥,那麼所搭的橋時刻會面臨再堵的危險。術後早期以及後續恢復期應適應活動。
活動對於全身體力的恢復以及“橋”的通暢都是有益的。在飲食上應減少膽固醇和脂的攝入。術後長期合理用藥對保證“橋”的通暢至關重要。
術後應保持平穩的血壓。血壓過高會增加心髒的負擔,而血壓偏低又不得橋內血液的通暢。若沒有抗凝禁忌,應盡可能的延長服用阿司匹林和潘生丁的時間。一般認為至少要服一年,這樣可不同程度地防止“橋”內血栓形成,從而防止“橋”的堵塞。
“橋”的通暢性尚需監測。術後應定期到醫院復查,如作心電圖、同位素甚至於冠狀動脈造影,以便盡早發現可能出現的問題。總之,“橋”的通暢性同患者自己的精心、用心和大夫的關心是密不可分的。
“搭橋”的安全島在哪裡?
冠狀動脈搭橋術在幫助冠心病患者重新獲得正常生活方面具有其它方法不能比擬的作用。那麼在我國能否安全地接受這種手術?
冠狀動脈搭橋術本身經歷了三十多年的發展。但在我國具有質的飛躍只不過才6—7年。這個大踏步的發展主要來自於一批醫學專家的奉獻和推動。武漢協和醫院心髒外科1985年既開展了湖北省首例冠狀動脈搭橋術,在冠脈搭橋術方面已擁有多位具有國內領先水平的專家。近年更廣泛開展了非體外循環下搭橋、室壁瘤切除、心梗後室間隔缺損的修補、缺血性二尖瓣返流整形等冠脈外科相關手術項目,取得了優良的手術效果,獲得患者的一致贊譽。除了能順利開展常規的冠狀動脈搭橋術外,還可采用心髒跳動下搭橋、冠狀動脈內膜剝脫加搭橋、全動脈化搭橋、室壁瘤切除加搭橋、小切口搭橋、換瓣加搭橋等特殊的高難度手術,並且具有極高的成功率。
面癱是一種病發率特別高的疾病,對患者的面部美觀及日常生活造成嚴重的影響,然而很多人發生面部癱瘓的症狀時會認為是小中風引起
對於腦梗塞患者們來說,不僅僅要在整個治療期內積極的配合醫生的診治用藥,在細節方便還有更多的注意點。比如一些有益的方式和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