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15日,孫氏手術十周年——回顧與展望暨學術報告會在京召開,來自全國各地150余家醫院的專家參加了此次活動。孫氏手術(Sun’sProcedure)是北京孫立忠教授等根據我國主動脈疾病的形態學特點,應用自主研制的支架人工血管,開發應用的新的主動脈弓替換和支架象鼻手術。該術式適用於治療復雜型主動脈夾層、累及主動脈弓和弓降部的廣泛主動脈病變。孫氏手術的推廣應用,推動了我國主動脈外科的發展,使主動脈手術數量和質量都有了快速發展,尤其在主動脈夾層的診療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績,在國際上取得了相應的學術地位。
主動脈疾病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治療手段是外科手術和血管腔內介入治療。
主動脈手術技術難度大、用血量多、並發症和死亡率高,一直是一個世界性的難題。直到上世紀90年代,我國只能完成較為簡單的主動脈手術,年手術量不足100例,死亡率卻高達20%,被形象地稱為“苦戰、夜戰、血戰、死戰”,手術過程和結局常常被形容為“披星戴月、血流成河、人財兩空”。主動脈夾層是最復雜、最危險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其發病率為每10萬人群中發病50到100人/年,“夾層動脈瘤”隨時可能破裂,破裂後出血和心包填塞迅速導致病人死亡,是一種死亡率極高的急性大血管疾病。
以往,我國治療急性主動脈夾層的手術方式是沿用國外經典的傳統“象鼻手術”方法。
這種方法手術操作十分困難,而且治療效果並不理想。孫立忠教授經過不懈努力、研究和創新,發明了我國完全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術中支架血管,改良了國際上應用多年的“象鼻手術”,將術中支架血管應用於A型主動脈夾層的手術治療,將手術范圍由局部切除逐漸發展到全主動脈切除並替換,帶領團隊完成手術近萬例,使死亡率降低到5%以下。
從2003年我國首例主動脈弓替換加支架象鼻手術應用於臨床,至今已經過了整整十年。
手術者從1個人發展到110余人,能獨立開展手術的中心從1家發展到100余家。年手術量從幾例發展到近2000例。手術技術已經從國內推廣到國外,臨床應用總量達到8000余例。得到了業界同行的認可,享譽國際學術界。
此次孫氏手術十周年——回顧與展望學術活動,邀請支架象鼻手術發明人加籐教授﹑美國耶魯大學的Elefteriades教授(Aorta雜志主編)﹑紐約大學的Spielvogel教授和南美的醫生(孫氏手術南美推廣應用專家)與國內同道就支架象鼻手術進行研討,期待就手術適應征、手術技術及麻醉、體外循環和術後監護方面的技術進行規范,推動這一手術良性發展。
為推動我國主動脈外科在循證醫學方面的發展,此次活動中,中國醫師協會大血管外科專業委員會將探討建立主動脈外科注冊登記系統,嘗試將一種疾病發生發展過程中可能表現出來的各種信息進行深入而廣泛的挖掘。主動脈外科注冊登記系統將在參考國外此類疾病考察指標的基礎上,建立適合中國人的初步標准化資料調查,具有統計學意義的結果將隨著病例數據的積累逐漸顯現,也對我們所有的治療進行長期的隨訪和追蹤,進而評價並校正,對於我國主動脈外科的發展有著深遠的意義。
概 述 心絞痛往往是因為心肌供血不足而導致的,病人常伴隨冠狀動脈硬化,或者冠狀動脈狹窄現象,同時也
概 述 很多人不注重平時的飲食方面的調理,可能會引起身體的不適感覺如果長期沒有得到改善,可能會誘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