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集陽認為,這種認識過於片面。他解釋道:“催眠藥發展到現在,已經包括很多種類。人們恐懼的往往是第一代催眠藥——苯二氮類催眠藥物,俗稱安定類催眠藥,臨床常用的有安定(地西泮)、舒樂安定、阿普唑侖、勞拉西泮等。服用安定類藥物確實容易產生依賴,停藥後失眠易反彈,所以應該在醫生的指導下才能慢慢減量,減少次數。部分人長期服後可能出現記憶力下降、肌肉松弛、醒後手腳無力等症狀。”
不過,潘集陽指出,很多人服藥後第二天感覺昏昏沉沉,實際上是服藥時間不當造成的。
“安定類藥物在人體內的代謝半衰期大多超過6小時,多為十幾小時。正確的服藥方法應是晚上11點睡覺,並於睡前15分鐘服藥,然後在第二天的五六點鐘醒來。但很多失眠患者熬到凌晨一兩點睡不著時才吃藥,結果第二天早上起來藥效沒過,就感覺昏昏沉沉。”
據介紹,新一代催眠藥是非苯二氮類催眠藥物,俗稱非安定類催眠藥,如唑吡坦、右佐匹克隆,具有起效快、半衰期短、耐藥性少、反彈性低的優點。
潘集陽認為,高血壓病患者服用非安定類催眠藥更合適。
根據24小時動態血壓監測,高血壓病患者可以分為兩種類型。其中一類患者血壓的升高有晝高夜低的規律,即血壓的晝夜變異率【(白天血壓均值-夜間均值)/白天均值】大於10%,稱為杓型高血壓,而另一類患者晝夜變化規律消失,變異率小於10%,即稱為非杓型高血壓。相對來說,非杓型高血壓病患者的心腦血管病發生率、病死率和發生動脈粥樣硬化的危險性更為明顯。臨床上,高血壓病伴有焦慮抑郁、失眠的患者對血壓升高的耐受性差,以非杓型高血壓居多。
潘集陽教授曾在50多位睡眠差的高血壓病患者中進行過一項對比研究,研究結果顯示,使用非安定類藥物唑吡坦治療的患者,其30天後睡眠質量均能得到顯著改善,與服用安定類藥物的患者相比,更多的非杓型高血壓患者轉換到杓型。這說明,唑吡坦對非杓型高血壓患者的失眠治療更有優勢。
概 述 您好,首先非常感謝您的提問,建議保持積極樂觀的態度。關於這一類病情最好去醫院進行正規的咨詢
隨著24小時動態血壓監測技術廣泛開展,發現血壓常呈現晝夜變化和波動的節律。血壓的波動一般可以分為4個類型,根據不同類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