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長琮教授是位名副其實的“大忙人”。雖年逾七旬,仍每周上兩次門診,堅持查房、搞科研,還在培養兩名博士研究生。此外,他還經常參加國內外各類學術講座等活動。幾次相約,終於見到了這位精神矍铄、不知疲憊,始終保持微笑、面容和善的醫學專家。當得知采訪的目的是請教他的“護心之道”後,崔老笑了:“我真沒有什麼‘道’可講。要說養生,也只是有一些小體會。”
“記得愛因斯坦曾說過‘我生平喜歡步行,它給我帶來了無窮的樂趣。’我也是這個觀點的擁護者。”崔老笑著說,“我出生於陝北山區,小時候每天要走幾十裡山路。後來雖走出小村莊,但步行這個習慣一直沒離開我。”崔教授認為,從小堅持鍛煉,打一個好基礎,對今後防治心腦血管疾病有重要意義。他自己68歲時才真正意義上結束了親自上台做心髒介入手術,能有如此好的體力就得益於從小堅持鍛煉身體。現在雖然已過了70,但步伐依然很快,多數同事都趕不上他的速度。“去年爬泰山時,我走在最前面,很多年輕人都被甩在了身後。”因為工作忙,爬山、旅游、攝影等業余愛好被壓縮或者擠掉了。為此,他每天堅持上、下班不乘電梯而改爬樓梯,一是鍛煉身體,二是避開電梯人群擁擠,能保證每天提前15分鐘到病房。外出辦事,如果距離有兩三公裡,只要不急,他一般都是步行前往。
在心血管疾病導致的死亡中,心髒性猝死是重中之重,而其防治的重點是以冠心病為主的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腦血管疾病。防治除了藥物干預,治療性改變生活方式,包括合理飲食、控制體重、戒煙和減輕精神壓力顯得更為重要。崔教授生活簡樸,吃飯從不挑食。為了保持營養平衡,他每天吃少量瘦肉(主要是雞肉,魚肉,瘦豬肉或牛羊肉)、2個雞蛋、早上和晚上各半斤牛奶。他特別愛吃水果、蔬菜,幾乎每天都要吃1斤,包括如西瓜、黃瓜、西紅柿、葡萄、柑子、桃子、蘋果等應季水果;每天2—3斤蔬菜和豆制品,如土豆、白菜、菠菜、豆腐、豆漿等。最讓他引以為豪的是他的自控力,從不抽煙,且只在很少的情況下,才會少量飲酒。此外,崔老還特別注意體重變化,這麼多年來一直保持在63公斤左右。
說到如何控制血壓,他說自己50歲時,血壓依然很標准,保持在90/60毫米汞柱;55歲後,血壓出現波動,上升到了130—136/80—86毫米汞柱左右,雖沒有達到高血壓的診斷標准,但卻因為自己不舒服,就吃藥進行調節。現在年過七旬,收縮壓仍保持在90—120毫米汞柱之間。對於一些老年高血壓患者,崔老建議他們千萬不可以跟著感覺走,降血壓治療要認真,血壓應該降到140/80毫米汞柱為宜。
現在崔老平均每天還要工作8—12個小時,一般早上5:30就起床,開始處理電子郵件或是修改論文、稿件等。為了保證精力,他的法寶是中午必須午休1小時;晚上則盡量保證10點左右休息。如果頭一天晚上開了夜車,第二天中午一定要補上一覺。崔教授說,他有一個優勢,就是睡覺不挑地方。有一次去外地參加學術講座,剛上飛機坐著就開始睡覺了。10來分鐘後被旁邊的人推醒,“這麼快就到站了?”卻原來是一位乘客要換到最裡面的座位。說到這裡,崔教授笑了。
(實習編輯:梁慧儀)
概 述 心肌梗塞這種疾病是不會傳染的一種疾病的,在居住的小區附近有一位王大媽的,王大媽的生活很簡單
夏天的氣候特點是炎熱,往往酷暑難耐。同時由於雨水較多而濕重,故易形成濕熱蘊蒸。夏季人的消化功能容易減弱,對高血壓患者來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