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前,美國的兩位心髒病專家弗裡德曼和羅森曼開始調查和研究飲食對冠心病的影響。在調查過程中,他們遇到了一位夫人,這位夫人對他們說:你們不應當把注意力只集中在食物上,這沒有什麼用處。專家們忙問:這是為什麼? 夫人回答:妻子和丈夫,一般都吃同樣的飲食,可是為什麼丈夫患冠心病的要比妻子多5倍呢?這裡一定還有別的因素在起作用,比如丈夫受到的心理干擾和社會壓力要比妻子大得多。專家們聽後大受啟發,頓開茅塞,從此改變研究方向。這兩位專家在經過一系列心理學和生理學的研究後,終於發現了冠心病與人的心理、精神緊張狀態有著密切的關系。
我們知道,統帥全身各部生理活動的大腦皮層司令部支配著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它們是調節人體內髒活動的兩類內髒神經。對心髒來說,交感神經具有使心跳加快、使冠狀動脈擴張的功能;而到交感神經則可使心跳減慢,使冠狀動脈收縮。平時,這兩類神經在作用上是相互制約、相互對抗的,這種制約和對抗的平衡使得心髒正常地工作和活動。當人在工作、人際關系或社會交往中遇到各種精神刺激因素而處於精神緊張狀態時,大腦皮層司令部’容易發生功能紊亂,使得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的平衡關系被打破,交感神經處於緊張興奮的狀態。這會促使血液中的兒茶酚胺增多,心跳加快,心肌的耗氧量增加,同時促使血小板聚集.增大血液黏滯性和凝固性。另外,兒茶酚胺還會引起缺血心肌生理電活動的不穩定,容易發生嚴重的心律失常。因此,如果人們長期地、反復地、持久地處於精神緊張狀態中,在這些因素的綜合作用之下,極易觸發冠心病的發生和使冠心病的病情加重。
由此可見,平時保持心情愉快、情緒樂觀,避免情緒波動、焦慮不安和防止過度悲傷、高度的情緒緊張,做到任憑風浪起,穩坐釣魚船,對於防止冠心病的發生以及阻止冠心病的發展無疑是非常重要和極有好處的。
大家在生活中需要注意高血壓的出現,當這種疾病出現之後,對患者的影響很大,而且,還會造成很多的不利後果,那
減少鈉鹽攝入 維護血壓健康 鈉鹽是人體正常生理活動所必需的物質。正常血漿鈉濃度對調節人體血漿滲透壓、組織間液容量、酸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