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緩下肢動脈硬化中醫怎麼做
出門遛彎小腿酸脹、疼痛;雙腿雙腳怕冷、發涼。在老年人看來,這樣症狀稀松平常,不值一提。但在專科醫生眼中,此時就需要提個醒兒了。“這些症狀是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的早期表現,如不及早干預,嚴重時有截肢甚至危及生命的危險。”
病情嚴重,多因重視不夠
動脈硬化閉塞症即平時俗稱的動脈硬化,它是全身性動脈粥樣硬化在肢體局部的表現,其可使血管壁變硬、縮小、失去彈性,從而繼發血栓形成。動脈硬化老年人最為常見。根據調查顯示,我國60歲以上人群中動脈粥樣硬化發病率達79.9%。動脈血管中的血栓像水垢一樣無處不在,堵塞血管,使得血管越來越細,血流量降低,血液無法正常通過,便產生下肢疼痛、發涼、麻木的症狀。中醫認為,動脈硬化屬“脈痺”“脫疽”“血瘀”范疇。古文《劉涓子鬼遺方》中記載“發於足趾名曰脫疽,其狀赤黑,不死,治之不衰,急斬去之,治不去必死矣”。《諸病源候論》中描述:“經脈所行,皆起於手足,虛勞則血氣衰損,不能溫其四肢,故四肢遂冷也。”
由於這些症狀不具有典型性,很多老年人會誤以為是缺鈣或是間盤突出引起的,所以不會過多關注自己的病情,以至於埋下禍根。病變繼續發展,就會形成“間歇性跛行”。行走百米便出現下肢疼痛,休息片刻後疼痛緩解,可再繼續行走,疼痛會反復發作。隨著病變的加重,出現疼痛時行走的距離越來越短,直至靜止狀態也會有疼痛感。此時若還不能引起重視及時就醫,一旦進入晚期,腳上釀成破口會很難愈合,下肢逐漸形成壞死,患者只能面臨截肢的可能,嚴重的甚至危及生命。
有的老年人通過肉眼觀察,自認為雙腳沒有任何異樣,殊不知下肢血栓已經萌芽,堵塞了血管。現實中很多病人都是在堵塞面積變大、症狀非常明顯時才來就醫,此時藥物已很難通達下肢,發揮藥效。患者如果能夠早期治療,不但效果明顯,花費也更少。
越治越疼,源於疾病認識誤區
前不久,一位張大爺專程找到趙鋼為他診治下肢動脈硬化症。據老人介紹,他今年75歲,半年前雙腿突然發現不明原因的疼痛,並伴有下肢發涼的症狀,平時遛彎兒走出一兩公裡不成問題,現在連小區院還沒出,兩條腿便酸疼得不行,休息半天才能稍有緩解。在當地醫院診斷為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應用擴血管等藥物後,疼痛反而加劇了。不明原因的張大爺認為是當地醫生水平不高,了解到老人的基本情況後,趙鋼首先跟老人的家人解釋了為何在當地治療反而越治越重的原因。在以往常規治療動脈硬化時,經常會遇到像張大爺這樣的問題,醫生給患者用上擴張血管藥、溶栓降纖類藥物後,患者皮溫恢復明顯,但疼痛症狀會較之前加重。此時患者就會不理解,認為是醫生醫術有限,治療效果不理想,從而抗拒醫生的治療方案。這其實是因為,動脈硬化是長期慢性疾病,動脈與靜脈作為一個循環系統的整體,動脈長期缺血,靜脈不能充分得到營養,進而靜脈功能受損,當動脈擴張後,失去功能的靜脈不能及時循環血液,引起靜脈淤滯,使得疼痛症狀加重。根據中醫四診合參觀點,此類患者素體陽虛、寒主收引、凝滯血脈,導致肢體脈絡氣血瘀阻,不通則痛。這便是造成張大爺越治越疼的原因所在。
動靜脈同治,除痛效果更理想
動靜脈同治理論的優點是針對動脈硬化,將原來單純的活血化瘀療法,優化為建立在溶栓、降纖基礎上的活血化瘀,主張以建立和鞏固側支循環為主,全程應用溶栓藥物,同時加上中醫特色的整體觀念、辨證論治、同病異治。根據病人體質、症狀的不同利用經方陽和湯(出自《外科證治全生集·卷四》,以熟地、肉桂、麻黃、鹿角膠、白芥子、姜炭、生甘草為主要藥物組成)加減配伍更加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動靜脈同治理論,充分利用中西醫結合的優勢,不僅能減輕治療中的疼痛,更能增加治療效果。
預防動脈硬化,從改變自己做起
預防動脈硬化首先要控制住“三高”,即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其次,飲食要注意合理調節,避免高脂肪、高糖飲食。多吃含有豐富維生素的食物。第三,養成良好生活習慣,經常進行適當、有規律的鍛煉。第四,動脈硬化患者出現足部發涼時,不可貿然用暖水袋暖腳或熱水泡腳,因為這樣會加重下肢缺血,使病情加重,平時需保持腳部干燥清潔。
一般心絞痛突發時,胸的中、上部突然劇痛,有壓搾性和悶脹感,向左肩、左上肢內側和頸、咽放射,疼痛持續1~5
戒煙、限酒、避免高脂肪高熱量飲食、保持情緒穩定等注意事項,冠心病患者並不陌生,但有一點往往被他們忽視,這就是不要暴飲暴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