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脈硬化是目前發病率很高的一種疾病,在我們周圍,隨處可見動脈硬化患者。除了改善飲食習慣、增強體育運動之外,一些藥物同樣可以起到治療動脈硬化的效果。不過藥物治療只適用於動脈血管狹窄在70%以下的患者,所以患者一定要注意。
1、影響脂質合成、代謝和清除的藥。
(1)煙酸類及降低脂蛋白α藥:包括煙酸、煙酸肌醇酯、阿昔莫司等。劑量與效應呈相關性,服用大劑量煙酸能抑制極低密度脂蛋白合成,使血清甘油三酯、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分別降低4O%~6O%、25%和25%,高密度脂蛋白升高25%~3O%。但是不良反應較易刺激胃粘膜、擴張皮膚血管、增加血漿尿酸濃度及耐糖量等,所以少用。最近發現煙酸能使脂蛋白α降低3O%。為了能發揮這一特長,研制出了阿昔莫司,其化學結構與煙酸相似,作用特點相同,而不良反應較輕。煙酸與他汀類合用能增強降血脂作用而不增加副作用。
(2)苯氧芳酸類,又稱貝特類。包括氯貝丁酯、非諾貝特、吉非貝齊、環丙貝特、利貝特、苯扎貝特、益多酯。氯貝丁酯降低血漿甘油三酯和極低密度脂蛋白作用較強,降低低密度脂蛋白作用較弱,同時能升高高密度脂蛋白。但是非心血管病致死的危險性增加,特別是癌症與膽結石症明顯增加,所以該藥已很少應用。隨後研制出的吉非貝齊、非諾貝特和環丙貝特等,既保持了本類藥物的藥理作用,又減少了不良反應。適用於高甘油三酯血症及混合型高脂血症。吉非貝齊能使甘油三酯降低43%、低密度脂蛋白降低1O%和膽固醇降低11%,以及使高密度脂蛋白升高1O%,同時減少冠心病的發生率。但對高膽固醇血症不理想,且仍有膽石症發生。
2、羟甲基戊二酰輔酶A還原酶(HMG—coA)抑制劑,亦稱他汀類。它具有抑制HMG—CoA還原酶和降低血漿膽固醇的作用。臨床應用的藥物有:洛伐他汀、辛伐他汀、普伐他汀、氟伐他汀、阿托伐他汀等。
3、膽固醇及膽汁酸吸收抑制劑。它包括考來烯胺、亞油酸、花生四烯酸等。消膽胺、降膽寧及降膽葡胺等陰離子交換樹脂,口服不被吸收。
4、血管內皮保護劑及內皮素受體拮抗劑。在動脈硬化的發生過程中,血管內皮損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保護血管內皮免受各種因子損傷,防止血細胞與血管內皮發生粘附聚集反應,是抗動脈硬化的重要環節。目前具有這方面作用的藥物有硫酸粘多糖類的肝素、硫酸軟骨素A、冠心舒、藻酸雙酯鈉和硫酸葡聚糖等。
通過上文大家可以了解到,目前主流的治療動脈硬化的藥物主要有影響脂質合成、代謝和清除的藥、羟甲基戊二酰輔酶A還原酶抑制劑、膽固醇及膽汁酸吸收抑制劑以及血管內皮保護劑及內皮素受體拮抗劑。患者還需根據自身具體病情來選擇最適合自己的藥物。
(實習編輯:徐建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