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有效者”,這些維生素確實具有預防動脈硬化的效果,但對於“無效者”則沒有預防作用,有時反而會導致動脈硬化症狀惡化。
動脈硬化症狀開始惡化後,血管變細變硬,凝固的血液塊引發栓塞、導致心髒病與腦中風的風險極高。
導致動脈硬化惡化的原因是活性氧等引起的氧化應激(Stress)。惡性膽固醇(LDL膽固醇)被氧化之後,附著在動脈血管壁上,造成血管變細、血液凝固--這就是產生動脈硬化的過程。
此前的動物實驗已證實,具有強抗氧化性的維生素C與E可以抑制LDL膽固醇的氧化、阻止動脈硬化。
但在以人為對象的臨床試驗中,分別進行了“有效”、“無效”和“反作用”研究。研究證實,維生素C與E是否有效因人而異,取決於在人體內進行紅血球循環的“結合珠蛋白”的蛋白質基因類型。結合珠蛋白基因有1型與2型兩種形式,每個結合珠蛋白基因有兩個基因,從父親與母親處各繼承一個,組合起來有三種表型:2個1型基因(1/1型)、2個2型基因(2/2型),1個1型基因與1個2型基因(1/2型)。
報告稱,1/1型的人(擁有2個1型結合珠蛋白基因者)攝取抗氧化維生素可以預防動脈硬化,而抗氧化維生素對1/2型(各有一個1型與2型結合珠蛋白基因)與2/2型(擁有2個2型結合珠蛋白基因者)絲毫沒有預防效果,尤其是2/2型且患有糖尿病的人,服用抗氧化維生素反而會加快動脈硬化。
結合珠蛋白的作用是“紅血球的循環系統”,即回收結束壽命的紅血球、再次利用輸送到肝髒的鐵分等。
目前已確認抗氧化維生素不起作用、帶有2型結合珠蛋白基因的人,循環效率稍低、血液中的鐵濃度很高,而這血液中的鐵可能就是那個“壞分子”。服用維生素C等抗氧化維生素後,鐵(三氧化二鐵、Fe3+)被還原,在體內形成氧化亞鐵(Fe2+),而氧化亞鐵氧化LDL膽固醇的能力特別強,也就是說,由於擁有2型結合珠蛋白基因的人血液中鐵分多,因此服用抗氧化維生素後形成大量氧化亞鐵,反而加速了動脈硬化。但這一結論只是基於300人進行的試驗所得出的數據,可信度並不高。
歐美正在展開迄今最大規模的“HOPE”、“HPS”等幾萬人規模的大型試驗,對抗氧化維生素的效果進行調查。
研究小組提出,應該使用這些大規模試驗的數據,根據不同的結合珠蛋白基因類型修正結果、證實基因類型是否真能影響抗氧化維生素的效果。
(實習編輯:鐘丹圳)
在我國,病人心絞痛發作時的表現常不典型,因此在判斷胸部不適感或疼痛是否心絞痛時,需謹慎從事。近年國外學者也強調心絞痛是一
如果不知道急性再障的臨床表現,很容易錯過病情治療的最好時間,比較麻煩。 急性再障的臨床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