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中風,已不再是老年人的“專利”。近年來,這種死亡、致殘率極高的疾病越來越“年輕化”,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我國把每年9月定為“腦健康月”,9月16日定為“腦健康日”。
記者近日采訪發現,35至55歲之間的人群,正是家庭和社會的“頂梁柱”,但壓力大、熬夜、飲食不規律、缺少鍛煉的生活,給腦出血、腦血栓等急性腦血管疾病埋下重大隱患,正悄然成為腦中風的新目標。
中壯年成為腦中風的新目標
腦中風,醫學術語稱“腦卒中”,通俗地講就是突然起病的腦血液循環障礙性疾病,血管阻塞或出血,導致神經系統功能障礙。這種疾病瞬間就能讓人失去生活的尊嚴:口齒不清、口角歪斜,癱瘓在床,甚至失去生命,且具有高復發性。
有數據顯示,我國現有腦卒中患者700多萬人,存活者75%以上有功能障礙而致殘,現在仍以每年8.7%的速度遞增,其中有27%至40%的復發。更值得警惕的是,腦卒中的發生出現年輕化的趨勢,四五十歲的中壯年已成為腦卒中的新目標。
省腦科醫院收治的腦科疾病患者中,排名首位的就是腦血管疾病,占收治總人數的37.8%。該院神經內科主任劉秋庭教授介紹,今年他們科室收治的40歲以下的腦卒中患者較往年同期增加了10%,占科室總收治病人數的5%。湘雅三醫院健康管理中心曾對45萬年齡大於30歲的體檢人群,利用腦卒中自評量表初步篩查腦卒中高危個體,發現高危者占19.45%,中危者占10.07%,且年紀在35至55歲之間的高危人群增速明顯。
小心身體的細微“警報”
很多人正值壯年,在工作生活時毫無症狀的突然倒下,讓人惋惜。其實,在發生腦卒中之前,許多人會有一些“小中風”症狀,但這些細微“警報”只是出現很短暫的幾分鐘時間,因此往往容易被人忽視。
對於普通人而言,如何判斷是否是腦中風發作呢?劉秋庭總結出了“三三三”原則。首先,可以讓懷疑對象講任意三句話,聽其講話是否流利、是否詞不達意、含糊不清;然後讓懷疑對象上肢向上舉三下,每下停留5秒鐘,看是否無法堅持;最後讓懷疑對象起步走三步,看是否發生拖步、走路不穩。
如果出現上述症狀的任一項不正常,都有可能是急性腦卒中發作。此外,中風發作還有一側面部麻木或口角歪斜、突然單眼、雙眼視物模糊或向一側凝視、意識不清或抽搐、突然出現既往少見的嚴重頭痛、嘔吐、大小便失控等症狀。劉秋庭特別提醒:一旦出現疑似中風症狀,必須在第一時間送達正規專科醫院或有神經內科的綜合醫院。
專家提醒,時間就是大腦。只有分秒必爭才盡可能降低腦部的損傷。如果中風發生了,家人要做的是立刻致電120或醫院的綠色通道急救電話。千萬不要抱著等等看的心態,以為過一會兒就沒事了。中風發生後的3小時內是救治的黃金時間,對病人的康復會比較有利,超過6小時病人的康復將受到嚴重影響,甚至殘疾程度會增加。
“危險人群”自查8項風險
哪些人更應該敲響預防的警鐘呢?專家介紹,腦卒中的8個危險評估因素如下:高血壓病史(≥140/90mmHg)或正在服用降壓藥;房顫和心瓣膜病;吸煙;血脂異常;糖尿病;運動缺乏或輕體力勞動者(運動次數<3次/周且<30分鐘/次;參與工農業勞動視為有運動);明顯超重或肥胖(BMI(體重/身高2)≥26kg/m2);有腦卒中家族史。
健康管理中心主任陳志恆提醒,如果發現自己存在3項或3項以上列舉的危險因素,就是腦卒中的高危人群,應抓緊去醫院進行專業的篩查並進行干預。以上指標小於3個,但合並有慢性疾病(高血壓病、糖尿病、房顫或心髒瓣膜病)者,屬於中危人群,需要進行規范化管理和進一步醫生專業篩查和評估。
改變不良生活方式是一劑預防“良藥”。有研究提示,平時吃水果和蔬菜較多的人得腦卒中的機會相對較少。長期、大量吸煙可使腦血管舒縮功能降低,並加速動脈血管硬化而增加中風的危險。因此,勸吸煙者戒煙是減少腦卒中的有效措施之一。無論一次醉酒或長期大量飲酒,都會增加發生腦卒中的機會。男性每天較適宜的飲酒量為高度數白酒不超過50ml(約1兩),啤酒不超過640ml,葡萄酒不超過200ml,女性飲酒量需減半。
專家提醒,生命在於運動,經常運動的人患中風的幾率明顯減少。據統計,40歲後的男性積極運動比不活動的同齡人發生腦卒中的危險低27%。同時,保持情緒平穩,避免暴怒和情緒激動,都能有效預防腦中風的發生。
控制高血壓,血壓越低越好? 無論是什麼科的醫生,對高血壓都不會陌生。 但是,高血壓要降到什麼程度,才算「最好」?這一
風濕性心髒病占心髒病發病人數的40%左右,實際比例相當之大,但是人們往往忽視治療,拖延治療,直到危急生命時,方才到醫院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