縮窄性心包炎主要的病理生理變化是由於縮窄的心包限制雙側心室的正常活動。患病早期,主要表現為心室舒張晚期心髒舒張受到限制,隨病情進展,舒張中期也受到明顯影響.
是由急性心包炎發展而來,但多數病人呈隱性經過。該病心肌表面由一層粘連的、致密纖維疤痕組織所包裹,心包失去伸縮性,限制了心室舒張期的擴張,心排血量減少,靜脈血回流心髒受阻而產生一系列“心包縮窄”症候群。
縮窄性心包炎過去多因結核的至,而現在各種各樣病菌和病因,但不管是什麼病因,大多數都從急性心包炎而逐漸演變而成。該病使心髒收縮、舒張無力,而引起全身組織器官瘀血,出現肝腫大、腹水、下肢水腫、頸靜脈怒張、肝頸靜脈回流徒陽性。盡管輕微的活動也會出現心悸氣促,具有與慢性心功能不全和肝硬變相類似的症狀。
該病一經確診,應住院行外科手術,將粘連肥厚的心包膜切除,症狀就可逐漸治愈。
(實習編輯:徐建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