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臨床上的醫生大都有這樣一個感覺,就是心力衰竭的患病率和致死率現在越來越高,這一方面是因為社會老齡化的大趨勢,這不光是在我們國家,全世界范圍內都是這樣。還有一個原因,就是現在我們國家醫療條件在不斷進步,大多數心血管病患者猝死風險降低,生存時間延長,最終轉變成心衰的幾率也就變高了。所以對於我們醫生來說,心衰的防治工作也變得越來越重要。
按照發病速度劃分,心衰可以分成急性心衰和慢性心衰,急性心衰大都是因為心髒的形態或功能突然出現異常引起的,比如急性心梗、感染性心內膜炎導致心髒腱索斷裂、血壓急劇升高等,它發病是很急的。慢性心衰則是在高血壓心髒病、風濕性心髒病、心肌病和冠心病等各種心髒疾病長期影響下所引發的一種疾病,雖然發病比較緩慢,但在臨床上比急性心衰更常見一些,所以慢性心衰的防治與我們心髒病患者的生活更為緊密。
控制原發病:預防慢性心衰須乘早
按照心髒功能狀況,我們把心衰患者分成Ⅰ、Ⅱ、Ⅲ、Ⅳ四個級別,Ⅰ級就是患者患有心髒病,但是平時一般活動不受影響,不會引起疲乏、心悸、呼吸困難,這就是有發病風險,但還沒有發病。Ⅳ級的病變就非常嚴重了,患者什麼體力活動都不能做,休息的時候也有心衰症狀,我們說心衰的預防工作主要就是在Ⅰ級這個階段去做。
預防的主要方法就是控制原發疾病,如果是高血壓心髒病患者就給他控制血壓,如果是心絞痛、心梗那樣的缺血性心髒病患者,就給他疏通血管,恢復血流供應。總之,只要能在早期把原發病控制好,就可以有效地預防心衰發生。但很多患者由於健康保護意識不強,沒有及時向醫生咨詢,結果錯過了預防的最佳時機,那時就不僅要治療原發病,還必須進行針對心衰的專門治療。
利尿、擴血管、強心:“馬車”還是跑不快
在上個世紀80、90年代,醫學界普遍認為慢性心衰就是心髒舒縮無力,出現瘀血、水腫。所以那時我們在臨床上遇到慢性心衰患者的時候,除了治療原發病外,就是七個字“利尿、擴血管、強心”,使用噻嗪類藥物來利尿,用硝普鈉等擴張血管,強心就用地高辛這樣的洋地黃類藥物。當時還有人給這種治法做了一個比喻,說心衰患者的心髒就像一輛越跑越慢的馬車,“利尿”就是卸一點車上的貨物,“擴血管”就是讓馬歇一會兒,然後“強心”就是再給馬加上一鞭,這樣馬車就能恢復原先的速度。
“馬車”這個比喻很形象,但是在臨床上待的時間長了就會發現,單純地“利尿、擴血管、強心”只能對一部分患者的症狀起到改善作用,也不能降低心衰患者的死亡率,所以我們覺得這個治療方法還是有缺陷的。再就是這些西藥治療藥物的副作用特別大,比如長時間使用利尿藥就很容易造成電解質紊亂,強心的洋地黃類藥物很容易引發心律失常和惡心、嘔吐等胃腸道反應,這些問題受到了全世界的關注。就在剛過去的09年裡,美國心髒學院和美國心髒協會聯合發表了2009年修訂版心衰指南,這是個告訴人們應該怎麼防治心衰的指導性文件,把強心藥地高辛降級了,過去地高辛的推薦級別是Ⅰ級,現在降到了Ⅱa級,為什麼呢?就是因為它對心衰的治療效果不好,安全性也差。
可以說,現在越來越多的醫生都開始對傳統的心衰治法、藥物進行反思。是啊,貨物卸下來了,馬歇夠了,鞭子都抽斷了,“馬車”為什麼還是跑不快呢?
治病需求本:慢性心衰發病機制新發現
隨著近年來醫學的發展,醫學界在對慢性心衰發病機制的認識上取得了長足的進步。通過現代研究,我們發現心髒舒縮無力、瘀血和水腫都只是表面現象,慢性心衰患者之所以發病,根本在於兩點:一個是人體神經內分泌系統的過度激活,另一個是心室重構,這兩個病變才是導致慢性心衰發生且不斷惡化的根本。
神經內分泌系統過度激活是怎麼一回事呢?它主要包括交感神經系統(SNS)的激活,還有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RAAS)的激活,這兩個系統過度激活後,就會讓人體的血管收縮,還會使尿量減少,形成水腫,這樣一來,心髒舒張收縮時受到的阻力就增大了。如果還用“馬車”比喻的話,我覺得神經內分泌過度激活就像是馬車走的路面坎坷不平,馬車前進的阻力太大,所以就跑不動了。
如果神經內分泌系統過度激活時間太長,心髒承受的壓力長期過重,就會導致心室重構。它的主要表現是心肌變厚,心髒變大,心髒的形態發生了改變。心室重構的出現,意味著心髒功能的進一步惡化,它就像是馬車的車軸出了問題,嚴重磨損,或者生銹了,這肯定會嚴重影響車子速度的。不僅這樣,心室重構還可以反過來促進神經內分泌系統的過度激活,形成惡性循環,慢性心衰患者的病情就在這個循環裡一步步惡化下去。所以我們說,神經內分泌過度激活與心肌重構是引發、加重慢性心衰的根本因素,只有改善治療這兩個根本病變,才能有效治療慢性心衰。
如果夜間注意保健,尤其注意夜間喝水,及時補足體內水分,減少血液黏稠度可以防止或減少冠心病發作。 
概 述 左束支傳導阻滯是一種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大家比較陌生的疾病類型之一,很多人甚至都沒有聽說過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