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衰病(心力衰竭)中醫護理方案
一、常見證候要點
(一)慢性穩定期
1.心肺氣虛、血瘀飲停證:胸悶氣喘,心悸,活動後誘發或加重,神疲乏力,咳嗽,咯白痰,面色蒼白,或有紫绀。舌質淡或邊有齒痕,或紫暗、有瘀點、瘀斑,脈沉細、虛數或澀、結代。
2.氣陰兩虛、心血瘀阻證:胸悶氣喘,心悸,動則加重,乏力自汗,兩顴泛紅,口燥咽干,五心煩熱,失眠多夢,或有紫绀。舌紅少苔,或紫暗、有瘀點、瘀斑,脈沉細、虛數或澀、結代。
3.陽氣虧虛、血瘀水停證:胸悶氣喘、心悸、咳嗽、咯稀白痰,肢冷、畏寒,尿少浮腫,自汗,汗出濕冷。舌質暗淡或绛紫,苔白膩,脈沉細或澀、結代。
4.腎精虧損、陰陽兩虛證:心悸,動辄氣短,時尿少浮腫。腰膝酸軟,頭暈耳鳴,四肢不溫,步履無力,或口干咽燥。舌淡紅質胖,苔少,或舌紅胖,苔薄白乏津,脈沉細無力或數,或結代。
(二)急性加重期
1.陽虛水泛證:喘促氣急,痰涎上湧,咳嗽,吐粉紅色泡沫樣痰,口唇青紫,汗出肢冷,煩躁不安,舌質暗紅,苔白膩,脈細促。
2.陽虛喘脫證:面色晦暗,喘悸不休,煩躁不安,或額汗如油,四肢厥冷,尿少肢腫,面色蒼白,舌淡苔白,脈微細欲絕或疾數無力。
3.痰濁壅肺證:咳喘痰多,或發熱形寒,倚息不得平臥;心悸氣短,胸悶,動則尤甚,尿少肢腫,或頸脈顯露。舌淡或略青,苔白膩,脈沉或弦滑。
二、常見症狀/證候施護
(一)喘促
1.觀察患者面色、血壓、心率、心律、脈象及心電示波變化,慎防喘脫危象。(張口抬肩、稍動則咳喘欲絕,煩躁不安,面色灰白或面青唇紫,汗出肢冷,咳吐粉紅色泡沫樣痰)。
2.遵醫囑控制輸液速度及總量。
3.遵醫囑准確使用解痙平喘藥物。使用強心藥物後,注意觀察患者有無出現納差、惡心、嘔吐、頭痛、乏力、黃視、綠視及各型心律失常等洋地黃中毒的症狀。
4.穴位按摩風門、肺俞、合谷等以助宣肺定喘。
5.喘脫的護理
(1)立即通知醫師,配合搶救,安慰患者,穩定患者恐懼情緒。
(2)給予端坐位或雙下肢下垂坐位,遵醫囑予20%~30%乙醇濕化、中高流量面罩吸氧。
(3)遵醫囑准確使用鎮靜、強心藥,如嗎啡、洋地黃類藥物等。
(二)胸悶、心悸
1.協助患者取舒適臥位,加強生活護理,限制探視,減少氣血耗損,保證充足的睡眠。
2.予間斷低流量吸氧,觀察吸氧後的效果。
3.囑患者平淡情志,勿七情過極。保持情緒穩定,避免焦慮、緊張及過度興奮。
4.做好患者心理護理,消除其恐懼感,避免不良的情緒刺激,必要時讓親屬陪伴,給予親情支持。
(三)神疲乏力
1.臥床休息,限制活動量;減少交談,限制探視,減少氣血耗損。
2.加強生活護理,勤巡視,將常用物品放置患者隨手可及的地方。注意患者安全。如:加設床擋,外出檢查時有人陪同,防跌倒、墜床等。
3.大便秘結時,可鼓勵多食蜂蜜、水果、粗纖維蔬菜。予腹部按摩中脘、中極、關元等穴位,促進腸蠕動,幫助排便。必要時遵醫囑使用緩瀉藥。
(四)尿少肢腫
1.准確記錄24小時出入量,限制攝入量(入量比出量少200~300ml),正確測量每日晨起體重(晨起排空大小便,穿輕薄衣服,空腹狀態)。
2.遵醫囑給予少鹽、易消化、高維生素、高膳食纖維飲食,忌飽餐。選用有利尿作用的食品,如芹菜、海帶、赤小豆、西瓜等,也可用玉米須煎水代茶飲。
3.做好皮膚護理,保持床單位整潔干燥,定時翻身,協助患者正確變換體位,避免推、拉、扯等動作,預防壓瘡。可使用減壓墊、氣墊床、翻身枕等預防壓瘡的輔助工具。溫水清潔皮膚,勤換內衣褲、勤剪指甲。會陰部水腫患者做好會陰清洗,防止尿路感染,男性患者可予吊帶托起陰囊防止摩擦,減輕水腫。下肢水腫者,可抬高雙下肢,利於血液回流。
4.應用利尿劑後觀察用藥後效果,定期復查電解質,觀察有無水、電解質紊亂。
5.形寒肢冷者注意保溫,可艾葉煎水浴足,溫陽通脈促進血液循環。
6.中藥湯劑宜濃煎,少量多次溫服,攻下逐水藥宜白天空腹服用。
三、中醫特色治療護理:
(一)藥物治療
1.內服中藥
(1)根據醫師診療要求,辨證施護指導中藥湯劑及中成藥服用方法,湯劑宜濃煎,每劑100ml分上下午服用。服藥期間不宜進食辛辣刺激之品,以免影響藥效。紅參、西洋參宜另煎,宜上午服用。
(2)中成藥適用於慢性穩定期患者,宜飯後半小時服用,以減少胃粘膜的刺激,服藥期間根據治療藥物服用注意事項、禁忌,做好飲食調整。
(3)內服中藥。
2.注射給藥
(1)根據醫囑辨證選擇適宜中藥輸注的靜脈。用藥前詢問患者過敏史。
(2)輸液過程加強巡視,嚴格遵醫囑控制液體的入量及輸入速度。
(3)執行藥物注射給藥。
(二)特色技術
1.中藥泡洗(中藥浴足)
(1)適宜心衰病穩定期。
(2)方藥遵醫囑執行。如氣虛、血瘀者可選用:紅花、銀花、當歸、玄參、澤瀉、生甘草等。陽虛、水停者可選用經驗方(足療老中醫袁海波)桂枝、雞血籐、鳳仙草、食鹽、芒硝等。
2.耳穴貼壓(耳穴埋豆)
(1)遵醫囑耳穴貼壓(耳穴埋豆),隨症配穴。如:心悸主穴:心、小腸、皮質下,配穴:心髒點、交感、胸、肺、肝。水腫主穴:腎、腎俞、輸尿管、膀胱,配穴:交感、腎上腺、神門、三焦、內分泌。便秘主穴:大腸、三焦、脾、皮質下,配穴:肺、便秘點等。
3.灸法
(1)遵醫囑取穴,隨症配穴。如:心俞、足三裡、肺俞、百會、內關、腎俞、三焦俞、關元等。
4.穴位貼敷
(1)適宜心衰病穩定期。
(2)遵醫囑准確選定穴位,按藥方將研末好藥物用食醋調成糊狀,貼敷於選定穴位,每日1次,每次6~8小時。
(3)穴位和藥物組方按醫囑執行。
5.中醫特色鍛煉
(1)太極拳:每天1次,每次20分鐘。可改善不良心理狀態,疏通經絡氣血,具有保精、養氣和存神的作用。
(2)根據患者個體差異,可按醫囑進行“三伏貼”、“三九貼”療法,減少慢性心力衰竭復發率。指導患者在貼敷後注意:
①局部避免擠壓。
②貼藥後皮膚產生的輕度灼熱感為正常現象。
③無特別治療要求者,可在3~4小時後可將藥物自行除去,切忌貼藥時間過長。
④貼藥當日禁食生冷寒涼辛辣之物,忌食海鮮、鵝、鴨等。並用溫水洗澡。
⑤此療法對皮膚有較強烈的刺激,孕婦、年老體弱、皮膚過敏者慎用。
四、健康指導
(一)生活起居
1.指導患者制定適宜的作息時間表,在保證夜間睡眠時間的基礎上,盡量安排有規律的起床和入睡時間,最好在上午、下午各有一次臥床休息或短暫睡眠的時間,以30分鐘為宜,不宜超過1小時。
2.強調動靜結合,根據心功能情況,進行適當活動和鍛煉。活動中若出現明顯胸悶、氣促、眩暈、面色蒼白、紫绀、汗出、極度疲乏時,應停止活動,就地休息。
(1)心功能Ⅳ級者:絕對臥床休息。1~2天病情穩定後從被動運動方式活動各關節到床上主動活動,再到協助下床坐直背扶手椅,逐步增加時間。在日常生活活動方面,幫助床上進食、洗漱、翻身、坐盆大小便等。
(2)心功能Ⅲ級:臥床休息,嚴格限制一般的體力活動。床邊站立,移步,扶持步行練習到反復床邊步行,室內步行。在日常生活活動方面,幫助床邊進餐,坐椅,上廁所,坐式沐浴到患者自行順利完成。
(3)心功能Ⅱ級:多臥床休息,中度限制一般的體力活動,避免比較重的活動。室外步行,自行上1層樓梯,逐步過渡到通過步行測驗,制定步行處方。在日常生活活動能自行站位沐浴,蹲廁大小便,輕松文娛活動,如廣播操、健身操、太極拳等。
(4)心功能Ⅰ級:不限制一般的體力活動,但必須避免重體力活動。增加午睡和晚上睡眠時間,全天控制在10小時內為宜。
3.恢復期可采用靜坐調息法。有助降低基礎代謝率,減少心髒耗氧量的功能。方法:患者取坐位,雙手伸開,平放於大腿上,雙腳分開與肩等寬,膝關節、髋關節勻成90度沉肩墜肘,含胸收腹雙眼微閉,全身放松。病重者可盤坐於床上。有意識的調整呼吸,采用自然腹式呼吸,要求呼吸做到深、長、細、勻、穩、悠。呼氣時輕輕用力,使腹肌收縮,膈肌上抬。呼氣完畢後不要憋氣,立即吸氣,使胸廓膨脹,膈肌下移,腹壁鼓起,要求做到自然柔和,緩慢松弛,避免緊張。呼氣和吸氣時間之比為3:2,每分鐘呼氣10~15次,療程視病情而定。
(二)飲食指導
1.飲食調節原則:低鹽、低脂、清淡、易消化、富含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的食物。
(1)心肺氣虛、血瘀飲停證:飲食宜甘溫,忌生冷肥膩之品。宜食補益心肺、活血化瘀之品,如蓮子、大棗、蜂蜜、花生等。可選食紅糖銀耳羹等。
(2)氣陰兩虛,心血瘀阻證:宜食甘涼,忌食辛辣、溫燥、動火之食物。益氣養陰、活血化瘀之品,如山藥、銀耳、百合、蓮子、枸杞子等。
(3)陽氣虧虛、血瘀水停證:宜食溫熱,忌生冷、寒涼、粘膩食物。宜益氣溫陽、化瘀利水之品,如海參、雞肉、羊肉、桃仁、木耳、大棗、冬瓜、玉米須等。可選食蓮子山藥飯等。
(4)腎精虧虛、陰陽兩虛證:宜食溫,忌辛辣寒涼之物。填精化氣、益陰通陽之品,如:芝麻、黑豆、枸杞、鹌鹑、牡蛎、鴿肉、桑椹等。可選食山藥雞蛋羹等。
(5)陽虛水泛證:宜食溫陽利水、瀉肺平喘之品,如牛鞭、海參、羊肉、冬瓜等。
(6)痰濁壅肺證:宜食宣肺化痰之品,如橘皮薏苡仁粥等。
2.控制液體攝入量:減輕心髒負荷,24小時入量比出量少200~300ml為宜。
3.控制鈉鹽攝入量:限制量視心衰的程度而定。遵醫囑輕度者每日供給食鹽不超過5克,中度者每日不超過3克,重度者每日不超過1克。
4.進食的次數:宜少量多餐,每日進餐4~6次,每晚進食宜少,避免飽餐。
(三)情志調理
1.指導患者注意調攝情志,宜平淡靜志,避免七情過激和外界不良刺激,不宜用腦過度,避免情緒波動。
2.勸慰患者正確對待因病程較長造成的體虛、易急躁的情緒變化,幫助患者保持心情愉快,消除因此產生的緊張心理,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和勇氣,以利於疾病的好轉或康復。
3.告知患者誘發心力衰竭的各種因素,使患者對疾病有正確的認識,掌握相關的醫學知識,積極主動加強自我保健,增強遵醫行為。
五、護理難點
如何加強和改善慢性心衰患者的知識及行為,提高依從性
心衰病為慢性疾病,患者在院期間對於治療、護理的依從性較好,而出院後患者的依從性降低,病情易復發和加重。自身知識及行為的加強對患者再住院率、住院時間及死亡率均有明顯的改善。
解決思路:
1.入院時評估患者及照顧者在知識及行為方面的欠缺程度,據此制定有個性化的健康教育內容,出院時及出院後建立患者檔案,電話及門診追訪患者,提高其依從性。
2.可通過完善社區護理的職能而起到監督工作,加強患者意識,增加患者在各個方面的依從性,減少疾病復發和加重。
高血壓的發病率是很高的,現在不同年齡的人絕對容易誘發高血壓,現在有的人開始流行了一種白色高血壓,白色高血壓的情況是什麼呢
心絞痛和胸痛有何不同之處呢?也許你會說,兩者的疼痛部位都局限於胸部,並無太大的差別。其實不然,引發胸痛的原因非常之多,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