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臨床上高血壓按病因分為原發性與繼發性兩種,繼發性多可找出其病因,則可根治,而原發性高血壓目前尚無根治方法,只有依靠藥物長期治療,所以作為高血壓患者,應知道如何合理使用降壓藥,以便合理降壓。
(1)必須逐漸降壓:除急症高血壓降壓外,應以在數日、數周內逐漸降低為好,特別是老年人,以及有高血壓病史多年的患者,其機體已適應於血壓目前的水平,突然降低反而會引起組織血流灌注不足,導致供氧減少和代謝廢物堆積,產生一系列症狀。腎髒擇會出現腎小球入球動脈流體靜壓降低,腎小球濾過率降低,腎小管重吸收增加,尿量減少,體內尿素、氫離子、鉀離子等代謝產物堆積,高鉀血症、代謝性酸中毒,嚴重者出現一過性腎衰竭症狀,多可經治療好轉。故血壓是維持組織有效循環血量的重要因素,降壓需逐步進行。
(2)治療要個體化:即藥物的選擇、用量、給藥方法等都要根據每個患者的具體情況而定,不能一概而論。個體化在於年齡、性別、高血壓分級、有無靶器官損害及合並其他疾病,如患者收縮壓在120-140mmHg之間,主要采用生活方式的干預,適當規律運動,低鹽低脂飲食,戒煙、禁酒,避免情緒激動及勞累;當收縮壓在大於140mmHg,無基礎疾病者或合並心力衰竭建議使用利尿劑,對於合並糖尿病、心肌肥大、尿微量白蛋白升高建議使用ACEI或ARB類,對於合並變異性心絞痛患者推薦使用鈣離子拮抗劑,對於合並腦梗死、腦供血不足、偏頭疼建議使用同時擴張腦血管的鈣離子拮抗劑非洛地平、氟桂利嗪,對於合並心絞痛患者建議使用貝塔受體阻滯劑,血壓控制不理想可逐漸增加劑量或聯合用藥。
(3)藥物從最小有效劑量開始,以減少對肝腎的損害及不良反應的發生。初始治療時通常應采用較小的有效治療劑量,如降壓有效但血壓控制仍不理想,可視情況逐漸加量以獲得最佳療效。例如臨床常用降壓藥“硝苯地平控釋片”初始劑量可應用30mg口服一日一次,如效果不理想可增加至60mg口服一日一次,增加至最大量後仍不理想可更換種類或聯合用藥。
(4)推薦使用長效制劑。盡可能使用每天給藥1次而有持續24小時降壓作用的長長半衰期藥物緩釋劑、控釋劑,這樣不但可以控制夜間血壓與晨峰血壓,還有助於減少靶器官損害,防止從夜間較低血壓到清晨血壓突然升高而導致猝死、腦血管病和心髒病發作,而且可以便於患者用藥增加其醫從性,更有效預防心腦血管並發症,如使用中、短期制劑,則需給藥每天2-3次,已達到平衡控制血壓的目的。無論服藥那種頻次的藥物都必須保證一天24小時內穩定降壓,
(5)從單藥開始、階梯加藥:開始選單味藥從小劑量開始,隨著使用時間的延長,逐漸增加劑量,足量後不能有效地控制血壓,則加藥以兩種或三種藥物聯合治療,聯台用藥可以提高療效,減少藥量和副作用。單一藥物療效不佳時,不宜過多增加單種藥物的劑量,而應及早采用兩種或兩種以上藥物聯合治療,這樣有助於提高降壓效果而不增加不良反應。
(6)用藥期間忌突然撤掉某一種藥物或突然驟停藥物。更換藥物應該逐漸減少劑量,停藥如是,由於血藥濃度驟然下降,體內代謝產物增加,血壓驟升,直接損傷靶器官,輕者頭暈、頭痛,重者腦出血、腎損傷,而且會增加耐藥率,只能加大藥物劑量或聯合應用,即使聯合用藥減少了副作用,也會增加肝腎的負擔,增加不良反應的出現。
(7)高血壓患者的藥物治療是長期使用,血壓控制理想、穩定後,藥量可以減到最低維持量,而用藥頻率不能變,藥物有其最低有效血藥濃度,只有把血藥濃度維持在這一水平線上才有效。另外,在減藥過程中和平時都要嚴密監測血壓,防止血壓在減藥後升高
(8)判斷某一種或幾種降壓藥物是否有效以及是否需要更改治療方案時,應充分考慮該藥物達到最大療效所需的時間。在藥物發揮最大效果前過於頻繁地改變治療方案,不但無法平穩降壓,而且增加不良反應,加重經濟負擔。
藥物選擇應遵循合以上原則,不可盲目用藥,更不可對心所欲,調整用藥還需詢問專科醫師!
1、胸痛:這是心髒病發作前最為典型的信號。胸口有難受的壓迫感、擠壓感或者痛感,並持續2分鐘以上,胸口的疼
概 述 人們可以在市場買一些茄子回來的,而且用一些色拉油,老抽還有食鹽,剁椒,白糖制成的紅燒茄子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