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心肌炎的病因以病毒為多見,其發病原理尚不十分清楚,可能為病毒直接侵及心肌細胞發生急性炎症病變,家長應及時送兒童入院治療。
(1)原因
小兒急性心肌炎的病因以病毒為多見,目前已證實有20多種病毒可侵犯心髒,其中以柯薩奇B組病毒最多。在埃可病毒中,有10多型可引起心肌炎。上述兩種病毒均可引起心肌炎,在病前1~3周常見呼吸道或消化道症狀。一般多為散發性,有時在兒童集體中可見小流行。小兒急性傳染病如麻疹、水痘、風疹、腮腺炎、脊髓灰質炎、肝炎等常可並發心肌炎;其他病毒感染,如流感病毒、帶狀疱疹病毒、腺病毒、巨細胞病毒等,也可引起心肌炎。
其發病原理尚不十分清楚,可能為病毒直接侵及心肌細胞發生急性炎症病變,也可能為病毒感染引起抗原一抗體反應,由自身免疫反應造成心肌損傷。後者多用以解釋慢性階段的病程。
(2)病症
全年均可發病,以夏、秋季較多。
發病同時或1—3周前有上感或腹瀉等病毒感染。常見症狀有明顯乏力、蒼白、多汗、心悸、氣短、胸悶、頭暈、心前區疼、手足涼、肌肉痛等。個別患兒以心源性休克或心腦綜合征起病。以急劇腹痛起病時常可誤診急腹症。嬰兒可有拒食、發绀、雙眼凝視等。新生兒可有產前母親病毒感染或嬰兒室有呼吸道感染流行。
不同的時期其嚴重程度不同。
①急性期:新發病,臨床症狀明顯而多變,病程多在6個月內。
②恢復期:臨床症狀和心電圖改變逐漸好轉,但尚未痊愈,病程一般在6個月以上。
③慢性期:臨床症狀、心電圖及X線檢查均表明病情反復或遷延不愈,實驗室檢查表明病情有活動表現者,病程多在1年以上。
④後遺症期:患心肌炎已久,臨床已無明顯症狀,但遺留較穩定的心電圖異常,如房室或束支傳導阻滯、過早搏動或交界性心律等。
(3)醫生診治
①診斷:
醫生檢查患兒發現心動過速,第一心音低鈍,可有奔馬律、心律失常、心髒增大或心衰。此外,尚有血壓偏低,脈細速,少數有心源性休克表現。偶聞心包摩擦音。
心電圖異常對診斷心肌炎有重要價值。心肌炎的診斷指標是心電圖有嚴重的心律失常和明顯的ST-T改變。所謂嚴重的心律失常包括頻發性早搏,Ⅱ度二型以上的窦房、房室、完全左束支、雙束支和三束支傳導阻滯。心電圖的輕度異常,即除上述改變以外的異常,只能作為診斷的次要指標,如一過性的P-R間期延長、偶發性早搏、輕度ST-T改變,也可見於健康的兒童。
在兒科臨床上,經常可以見到偶發性,甚至頻發性早搏,應與心肌炎引起的早搏鑒別。符合下列情況者屬良性早搏:A.無心髒病史,常偶然發現;臨床無自覺症狀,活動如常,心髒不大,無器質性雜音。B.早搏在夜間及休息時多,活動後心率增快,早搏明顯減少或消失。
心肌炎患兒的X線檢查:心影可正常或輕度擴大,少數中度或重度擴大,透視下心髒搏動減弱。
②治療:
A.-般治療:早期必須臥床休息,至症狀消失、心電圖穩定為止。以後逐漸增加活動量。有呼吸道感染或發熱者可用青霉素控制感染7~10天。
B.維生素C:大劑量可改善心肌代謝促進心肌恢復,每日靜推或靜脈注射,3周為一療程。
C.激素:對急性心肌炎是否應用激素治療尚有爭論。因激素可使機體免疫力降低,病毒擴散,尤其在病初10天內不用。對病情危重者,並發心源性休克、重度房室傳導阻滯或重度心衰難以控制者,可早期短期應用氫化可的松或地塞米松靜脈注射。好轉後改為口服強的松,經1—2周後逐漸減量。
D.極化液、能量合劑:包括三磷酸腺苷、輔酶A、胰島素,靜脈點滴,每天1次。應用於危重患者。
E.心衰、心源性休克及心律紊亂的搶救與治療。
(4)應對方法
心肌炎的病因多為病毒,沒有特效治療。恢復期在家中特別要注意患兒的飲食。
心肌的成分主要是肌蛋白,為了增強心肌的力量應給患兒以足夠的蛋白質。
碳水化合物是人體的“能源”,心肌的活動更離不開這一能源,而且它在胃內容易消化,停留的時間不長,有助於減輕心髒負擔。同樣的道理,應多吃蔬菜、水果等有植物纖維的食物,防止便秘,保持大便通暢,減少脹氣,這樣就可防止對心髒的壓迫,減輕其負擔。避免脹氣和心髒受壓的另一辦法是少食多餐。數量少、餐次多的軟飯或半流質飲食,可避免胃部擴張、橫膈上升、呼吸困難、壓迫心髒。當然,暴飲暴食是絕對不允許的。
容易產生脹氣或易發酵的食物也是不可取的,如蔥、蒜、干豆類、圓白菜、紅薯、生蘿卜、生洋蔥、汽水等。澱粉和糖多的食物在腸內容易發酵、產氣,也不適合患者。
由於這種患者發生鈉水潴留,所以飲食中應嚴格限制食鹽的攝人量。限制食鹽可以預防及治療水腫,增加鉀鹽可利尿,借以排出體內潴留的水分。
食物中應多含各種維生素,這樣有助於心肌的復原,忌用香料等刺激性食品。
(責任編輯:jbwq)
適應症: 大部分先天性心髒病動脈導管未閉的患者均可以進行動脈導管結扎術,除已經發生了嚴重肺
概 述 給大家通俗的講,心髒跳動有一定的規律性,心髒跳動失去規律就表現心律失常,心律失常可能是心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