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感染因素,多為接觸病毒性感染物質而發病,臨床上把病毒性肝炎最為誘發再生障礙性貧血的主要病因,多數患者在患有肝炎後數月內發病再障,病情嚴重,病死率高。肝炎引起再障的機理,是由於肝炎病毒對骨髓造血干細胞直接毒害作用的結果;從胚胎發生學角度看,肝與骨髓均屬於單核-巨噬細胞系統,此種抑制因子與肝-骨髓可能有交叉作用。病毒性肝炎患者再障的發病率一般為0.1%-0.2%,再障發病與肝炎相關者占3%-5%。80%的肝炎相關性再障與非甲非乙型肝炎有關,乙肝相關者較少見,甲肝僅偶見報道。此外,細菌感染,如分支桿菌感染,可引起全血細胞減少及再障。
2.過量接觸輻射量感染物質,臨床比較多見於長期從事高輻射量工作的人群,如長期接觸電離輻射、X線、放射性同位素、γ射線等,再障的危險度為對照組的10倍,且與劑量有關,劑量增大,骨髓損傷增重,一般在超過允許劑量時,即可引起再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