脈脈心血管病網 >> 心血管百科 >> 疾病病因 >> 肥胖易導致女性腦卒中 更年期女性應嚴防卒中

肥胖易導致女性腦卒中 更年期女性應嚴防卒中

   在1998年到2010年期間,所有的參試者平均每3年接受一次有關身心健康的問卷調查。研究期間,共有177名女性發生腦卒中。進一步分析發現,參試者中約有24%的女性表示經常悶悶不樂、情緒不佳,甚至達到抑郁症的診斷標准。與沒有抑郁情緒的人相比,情緒低落的中年女性罹患腦卒中的風險增加2.4倍,發病率為2%,超過一般人群中的發病率。排除了年齡、慢性病、體重超標等其他腦卒中風險因素之後,抑郁仍然會使中年女性腦卒中的風險增加1.9倍。

    傑克遜博士表示,該研究雖然尚未證實抑郁與腦卒中之間為因果關系,但抑郁與腦卒中危險之間的關聯遠遠超出人們的想象。美國“護士健康研究”也發現,抑郁女性患腦卒中風險增加30%。研究人員提醒,背負工作和家庭雙重壓力的中年女性尤其要關注自己的情緒狀況,以免“中招”。     女性腦卒中危險因素多
  肥胖引發了腦卒中     街坊劉阿姨五十多歲,體型偏胖,尤其是她的腰部自從進入中年以後就逐漸粗了起來。前陣子劉阿姨的兒子結婚,她忙前忙後,事無巨細都有她的身影,婚禮辦得是隆重圓滿,可劉阿姨卻病倒了。那是她兒子婚後第三天早晨,她一覺醒來,竟然出現了口眼歪斜、言語不利、半邊身體無法活動,這可急壞了全家人,趕緊把她送到醫院,經診斷是缺血性腦卒中,就是平時常說的腦梗塞。家人都納悶劉阿姨身體還不錯,而且年紀也不算太大,怎麼就得了腦卒中呢?醫生說像劉阿姨這麼大年紀的女性腦卒中患者越來越多,而且肥胖尤其是腹部肥胖是劉阿姨發生腦卒中的根本原因,而近來一直為兒子的婚禮操勞導致身體極度疲勞則是誘發因素。為啥肥胖能導致腦卒中,而老年女性腦卒中患者越來越多呢?     原因分析:女性腦卒中危險因素多     更年期以後,女性由於體內雌激素水平下降,導致脂質代謝紊亂,很容易引起肥胖。而肥胖正是引發女性腦卒中的危險因素,上海女性健康研究發現,無論是缺血性腦卒中,還是出血性腦卒中,風險都隨著女性體重指數、腰圍和腰臀比的增加而進一步升高。這與肥胖者往往伴有高血脂、高血壓、高血糖等代謝綜合征關系密切,因為這些因素都可以損傷血管內皮,誘使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形成,斑塊破裂形成血栓就會引發腦卒中。除了肥胖以外,醫學研究發現,高血壓是女性腦卒中的最危險因素,60%以上的腦卒中跟高血壓有關,女性絕經後是高血壓的高發時期,因此中老年女性應該注意監測自己的血壓情況。另外,老年女性房顫的發生率很高,房顫是一種常見且危險的心律失常,會導致心房中的血液不能完全被泵出,因而凝結成塊形成血栓,堵塞住腦動脈就會引發缺血性腦卒中。 肥胖易導致女性腦卒中 更年期女性應嚴防卒中   對於更年期以前的女性來說,發生腦卒中的風險低於男性,但是一旦發病,病情十分嚴重,其中偏頭痛、吸煙和口服避孕藥是年輕女性發生腦卒中的三大重要因素。研究發現,女性產後出現偏頭痛,發生缺血性和出血性腦卒中的風險明顯增加;吸煙尤其是二手煙會增加女性患腦卒中的幾率,我國學者的調查顯示:丈夫每天吸10支煙以下,妻子患腦卒中幾率增加28%,丈夫每天吸10至20支煙,妻子患腦卒中幾率增加32%,丈夫每天吸煙20支以上,妻子患腦卒中幾率增加62%;很多研究還觀察了口服避孕藥和腦卒中之間的關系,發現避孕藥可使服用者的腦卒中風險升高4倍(包括出血性和缺血性腦卒中),小劑量的避孕藥也可使腦卒中的風險升高2倍。     現狀觀察:女性卒中發生率增長迅速     隨著人口的老齡化,女性腦卒中問題越來越突出。專家指出,預計到2020年,男性和女性腦卒中的發病率都會明顯增加,但是女性腦卒中發生率的增長會更加迅速,到2050年,女性腦卒中死亡率將比男性高出30%。女性由於發生腦卒中以後病情更為嚴重,活動和認知能力更差,生活質量更低,抑郁的發生率更高,所以腦卒中對女性的影響更大。而且由於女性的壽命較長,這就導致老年女性腦卒中患者的人數顯著多於男性。因此,女性腦卒中更值得關注,防治工作亟待做好。     防治建議:一、二級預防都要做好     腦卒中的預防分為兩個級別,其一是針對沒有發生過腦卒中的高危人群的預防,叫做一級預防。高危人群包括冠心病、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房顫、甲亢等患者以及肥胖人群,針對這些女性的預防可從積極治療原發疾病、飲食調節、運動療法、定期體檢等幾方面進行。預防藥物可服用通心絡膠囊,該藥可以保護血管內皮,防止粥樣硬化斑塊形成,有效預防腦卒中發生。
熱門文章
肥胖可引起動脈硬化

   引起動脈硬化的原因   1、肥胖   肥胖或體重過重的人,心髒負荷加重,血脂肪不正常

吃什麼治冠心病

概 述 冠心病是指冠狀動脈血管發生動脈粥樣硬化病變,從而可以導致血管的狹窄,或形成阻礙,缺血缺氧等

心血管疾病治療 心血管疾病護理 高血壓問答 冠心病問答 心肌梗塞

Copyright © 脈脈心血管病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