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少、久坐不動、吃得油膩、年輕人熬夜、工作應酬少不了喝酒……飲食結構不合理會導致代謝紊亂,進行卒中預防歸根結底的措施是改善生活方式:增加運動、合理改善膳食結構,高血壓患者要低鹽低脂飲食,並且定期體檢,發現危險因素後請醫生及時調整。
高血壓是引發腦卒中的頭號危險因素。有高血壓病史者發生腦卒中的幾率比正常人高出1.3到2.4倍。無論是收縮壓升高還是舒張壓升高,都有可能誘發缺血性腦卒中,且高血壓發病時間愈長,腦梗死的發病率愈高。 除了人們熟知的高血壓外,以下疾病都是誘發腦梗死的危險因素: 心髒疾病。包括冠心病、心房纖顫、心髒瓣膜病等在內的各種心髒疾病,都可能增加腦梗死的發病危險。大約有近半數的老年人心源性腦梗死都是由房顫所致。 糖尿病。糖尿病並發的大血管及微血管病變,是引起動脈粥樣硬化性腦梗死及缺血性腦卒中的基礎原因。 高血脂症和肥胖症。血漿膽固醇水平與缺血性腦卒中的發病有密切關系。降血脂藥物能明顯減少缺血性腦卒中的發生率。 此外,短暫性腦缺血,炎症,以及育齡婦女長期口服避孕藥物、流產或分娩後,由於體內雌孕激素水平波動較大,也有可能誘發腦卒中。 除了上述疾病外,長期吸煙和酗酒也會使血液黏滯並降低腦血管的舒縮功能,從而增加腦梗死的發病幾率。 血壓降得越快越好? 眾所周知,高血壓病人在冬季易發生腦卒中,但如果血壓降得過快、過低,也存在突發腦梗死的危險。這主要是因為慢性高血壓患者的腦組織已經適應了偏高的血壓水平,若血壓過快地降低到所謂的正常水平,反而會引起腦缺血,導致腦梗死的發生。 有些患者一味追求降壓“特效藥”,把腦卒中的長期預防當作“突擊行為”,為了突擊預防腦卒中而盲目輸液降壓。這種做法並不科學,因為沒有一種“靈丹妙藥”能完全防止腦卒中的發生。 加強晨練就能預防腦卒中? 適量的運動有利於降低老年缺血性腦梗死的發病率,青少年進行體育鍛煉也可降低老年後缺血性腦血管病的發生幾率。 但需要注意的是,許多老年人習慣於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外出進行鍛煉。劉振國主任告訴記者,近來,在晨練時突發半身不遂的病例屢見不鮮。這是因為,對於那些患有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等慢性疾病的老年人來說,凌晨至上午正是腦血管疾病的高發時段,過早起床出門鍛煉,不但寒冷的天氣容易引發腦梗死,而且劇烈的運動會使血液流向四肢肌肉,導致腦部供血減少,更易誘發腦梗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