脈脈心血管病網 >> 心血管百科 >> 疾病病因 >> 七旬大娘突然“癡呆”“垃圾”堵頸動脈近90%

七旬大娘突然“癡呆”“垃圾”堵頸動脈近90%

  “垃圾”堵血管近90%

  手術清除降低腦梗風險

  李大爺的老伴兒今年剛滿70歲,患高血壓和冠心病多年,病情還算穩定。最近,李大爺的老伴兒總犯困,沒事兒就打哈欠。

  上周,老兩口在家看報紙,李大爺發現老伴兒不能說話,就像被“定”住了一樣。隨後老伴兒回過神,但說話不清晰。

  李大爺忙帶老伴兒去了醫院,發現患者雙側頸動脈狹窄,左側幾乎近90%,右側近60%,發生腦梗的風險很大。醫生為患者進行了“頸動脈內膜剝脫術”,徹底清除患者血管中的“垃圾”,降低了再次患病風險。

七旬大娘突然“癡呆”“垃圾”堵頸動脈近90%

  頸動脈狹窄很危險

  早期會有“小中風”表現

  專家介紹,頸動脈是大腦最重要的供血血管。頸動脈狹窄就是頸部的動脈狹窄變細了,使動脈內血流下降。頸動脈狹窄的常見原因是動脈粥樣硬化,即頸動脈壁形成斑塊,當這些斑塊增大或破裂時,就會造成頸動脈狹窄或閉塞,導致低灌注性腦梗死。另一條途徑是斑塊中微栓子或斑塊表面的微血栓脫落引起腦栓塞,李大爺老伴兒的情況就是左側頸動脈重度狹窄,造成斑塊脫落,栓塞到左側的語言中樞所致。早期的臨床表現有“小中風”:突然發作的一側肢體麻木、感覺減退或感覺異常、無力;語言障礙;面肌麻痺和單眼突然發黑等。這種症狀出現僅數分鐘,也可數小時,但在24小時內消失。

  三高人群易患此病

  50歲以上每年做頸動脈彩超

  專家介紹,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症以及頸動脈血管的一些先天因素是頸動脈狹窄的常見病因;吸煙、飲酒、高熱量飲食、運動少、精神壓力大等是導致頸動脈狹窄的常見生活因素。這些高危人群,尤其年齡在50歲以上,每年做一次頸動脈彩超檢查。

七旬大娘突然“癡呆”“垃圾”堵頸動脈近90%

  頸動脈狹窄的危害有哪些

  首先是腦供血不足。頸動脈導致的腦供血不足會使患者嗜睡、記憶力下降、頭暈、視力減退、耳鳴、精神不能集中,嚴重者還會肢體麻木不能活動,甚至失去意識,不能言語。這是因為頸動脈出現斑塊後,血管腔變窄,血液不能及時進入腦內,所以形成腦供血不足。大腦一旦缺血或缺氧,就會使人出現意識障礙甚至是昏迷。但是一般情況下,患者能在短時間內緩解症狀,最長的不超過24小時。

  其次是導致認知能力下降。據研究表明,大多數頸動脈狹窄的患者,在運動、學習、記憶方面表現下降,雖然不至於到達癡呆的程度,但是也會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和工作。

  頸動脈狹窄還能導致眼部缺血性病變。由於頸動脈是眼部供血的血管,頸動脈狹窄使得眼部血液循環變慢,甚至是眼部血液逆流。患者出現眼部缺血性病變的時候,會有單眼受累,短暫性視力喪失,視野缺損,眼前產生由上至下或相反方向的黑幕,持續1到5分鐘後趨於正常。

  頸動脈狹窄還能導致人們常說的腦梗塞,一旦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脫落,就會形成血栓,血栓堵住腦血管繼而形成腦梗塞。臨床研究表明,頸動脈狹窄的患者發生中風的可能性比一般人大得多,腦梗塞會導致患者半身不遂、局部癱瘓甚至是死亡,這對患者和家人來說都是可怕的。

  可見,頸動脈狹窄嚴重威脅著患者的生命健康,有頸動脈狹窄病症的患者一定要及時檢查的治療,才能多一份健康平安。

  頸動脈狹窄的表現,根據患者症狀持續的時間分以下三種:1.症狀持續小於24小時,稱為短暫性腦缺血發作,可伴隨短暫性單眼失明、飛蚊症、失語、肢體無力,嚴重者會出現意識喪失。這些都是頸動脈狹窄所導致的早期臨床表現,一旦出現,千萬不能掉以輕心,要到正規醫院請大夫做出准確判斷。2.症狀持續24小時到一周之內,叫可逆性缺血性神經功能障礙。3.症狀持續大於一周或有後遺症,比如胳膊、腿偏癱,稱為缺血性腦卒中。

  鑒定頸動脈狹窄,只需要一些很簡單的篩查手段,比如血管超聲,其優點是無創傷、無輻射、比較安全。

七旬大娘突然“癡呆”“垃圾”堵頸動脈近90%

  頸動脈狹窄的預防和治療

  第一,控制危險因素。簡單可以概括為以下幾方面: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抽煙、酗酒、肥胖、缺乏運動。如果不控制這些高危因素,不管吃多少藥,手術做得多好,維持時間都不會特別長。特別是吸煙者發生頸動脈狹窄的時間較早,有的人甚至很年輕,血管非常“糟”,一點彈性都沒有,動脈硬化斑塊非常硬,這都是日積月累吸煙造成的。

  第二,藥物。針對頸動脈狹窄,服用抗血小板藥物是非常關鍵的。那麼,服用哪種藥好呢?一定要由大夫來定。如果就是單純狹窄,沒有什麼症狀,可能吃腸溶阿司匹林就夠了;如果發生過短暫性腦缺血,甚至以前患過腦梗,可能需要吃兩種藥,聯合治療。第二個很重要的就是降脂藥,即使血脂正常,如果存在頸動脈狹窄,也要服用降血脂藥。需要提醒的是,是否需要服用藥物、服用多少,都必須遵醫囑。

  第三,早發現。一旦發現頸動脈狹窄早期表現,如飛蚊症、失語、肢體無力,就要主動去醫院檢查,以免延誤治療。

  第四,手術治療。頸動脈狹窄發展到一定程度就需要手術了。目前,主要治療方式有兩種:頸動脈內膜剝脫和頸動脈支架。頸動脈內膜剝脫就是把頸動脈內的動脈硬化斑塊取出來。優勢是去除比較徹底,但也有風險,需要全麻,而且有神經損傷的風險。

  頸動脈支架就是把頸動脈狹窄處撐開,把斑塊壓到支架外邊,既穩定了斑塊,又改善了遠端腦組織的血供。支架的優勢是不用開刀,在血管腔內操作,也不涉及神經。但也有風險,在操作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造成一些小的斑塊脫落。

  很多患者會問,這兩種手術哪種好?其實,並沒有標准答案,之所以這兩種手術同時存在,就是因為每一種手術的優點和缺點都是不同的,需要因人而異。

 

熱門文章
遏制炎症可防腦梗惡化

日本大阪大學一個研究小組20日說,他們通過動物實驗確認,遏制腦梗後的腦內炎症,可以阻止神經細胞死亡,防止腦梗惡化。研究人

腦卒中防復發 留意3種藥物

腦卒中並非一次性疾病,即使康復了也有再發的風險。專家指出,腦卒中的再發風險比從未發病的要高很多,而且再發的病情往往更加嚴

心血管疾病治療 心血管疾病護理 高血壓問答 冠心病問答 心肌梗塞

Copyright © 脈脈心血管病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