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對諸多的病例的調查來看,繼發性再障的誘因與患者的生活環境有很大的關系,下面來看具體的分析。
繼發性再障的病因中以化學因素最為常見,主要是各種抑制骨髓造血的藥物和化學毒物。藥物中氯霉素是引起再障的最危險因素。當藥物使用到一定劑量時都會對骨髓產生抑制作用。發生貧血,網織紅細胞減少,如果及時停藥可以恢復,但也有的人對氯霉素敏感,小劑量使用即可發生再障,並且停藥也不容易恢復,死亡率較高。
各類抗腫瘤藥在治療過程中大多對骨髓都有抑制作用,並隨著劑量的積累逐漸加重,但是合理用藥,密切觀察血象改變,及時減量或停藥是可以避免嚴重骨髓抑制的。在化學品中最危險因素是苯及其衍生物。苯中毒引起再障最早是在橡膠工業工人中發現的。

此外,很多的化學物質對再障的影響也很大,比如說苯,苯從呼吸道進入人體,也可以通過皮膚接觸吸收,每個人對苯的敏感性也不同,有的人接觸數周即可中毒,有的人接觸數年才中毒,而且苯中毒既可能引起再障,也可能引起白血病。
引起再障的物理因素是電離輻射,包括X線、γ線或中子對所有細胞的破壞作用。電離輻射引起再障可能發生在實驗室或原子能反應堆事故中,大多造成急性骨髓衰竭,幸存者能有部分恢復,但常為永久性骨髓增生低下,長期全血細胞減少。治療劑量的放射線也可以抑制骨髓造血,但為暫時性,停止照射後可以恢復正常。
相信上述的外界因素對於很多人來說都是非常常見,甚至是很多人經常的生活在這些環境周圍,必然導致了再障的發生率很高,因此專家提醒大家,預防再障應該從自我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