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再障的致病因素而言,中醫認為主要由於先天不足、六淫、七情、飲食不節、勞倦、房勞等因素,傷及氣血髒腑,特別是影響心肝脾腎,因而出現血虛、虛勞諸證。
1、先天不足:《訂補明醫指掌》記載:“小兒之勞,得於母胎”,何嗣宗《虛勞心傳》說:“有童子患此者,則由於先天禀賦不足,而禀於母氣者尤多,故一般稱為童子勞”,這可能包括一部分先天性小兒再障。 2、六淫:鳳、寒、暑、濕、燥、火謂之“六淫”。例如,風寒可以直中三陰,三陰包括太陰脾經、少陰腎經、厥陰肝經,使肝、脾、腎三髒受傷。 3、七情妄動、大怒傷肝、思慮過度傷及心脾、勞倦內傷,是造成虛損疾病的重要原因;形神過耗可傷及五髒,繼而引起髒腑功能失調,髒精虧損而成虛勞。 4、飲食不節:可傷脾胃;房勞可傷腎,使腎之陰陽虧損。 這些髒器受損,不僅出現本髒證侯,而且由於這些髒腑與造血有關,影響到造血功能時,還會出血虛證侯。《黃帝內經》記載:“精氣內奪則積虛成損,積損成勞”《類證治載》記載:“凡虛損起於脾胃,勞瘵多起於腎經”,也說明這種虛損病山於精氣內奪引起,並與脾腎有關。氣血是人體正氣的重要組成部分。貧血患者由於氣血兩虛。精氣內奪,容易招致感染。氣虛不能攝血,陰虛內熱,以及外感發熱,熱傷血絡,或迫血妄行,皆可引起出血。這就是再障血虛、出血、發熱三大主證的發生機理。再生障礙性貧血的病因中醫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