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血,在電影裡面基本不會屬於地球人啊!這春卷還要不要吃呢?為了給春卷正名,最近找多位醫生咨詢,看看黃金血究竟是不是春卷惹的禍。
吃春卷導致黃金血?
內分泌科醫生說,有些春卷熱量和脂肪含量確實比較高,一餐最多吃兩根春卷,如果吃多了,除了造成消化不良外,是可能引發胰腺炎的。
胰腺炎是什麼呢?醫生說:“高脂肪容易誘發胰腺炎,同時,胰腺炎會遏制人體消化脂肪,當人體中脂肪越來越多時,很容易引起血液中脂肪增加,這種血液經沉澱後,上層是金黃色。”
吃多了春卷是否會導致胰腺炎?是否會黃金血?醫生搖搖頭說,吃過多的春卷只是誘因,就算喝一碗豬油或者清油,也不會是“黃金血”。除非日積月累,每天大魚大肉。“周先生是因為長期習慣吃太油膩的食物,平時就可能是高脂血,加上一時吃大量油膩的春卷刺激,所以我們才看到所謂的黃金血。”
最嚴重試管裡血液像豬油
真的有黃金血麼?春節前,30多歲的李先生到醫院住院,家人經常給他炖豬蹄吃。沒想到護士給他查血時,發現血液中脂肪含量過高,試管中,血液上層顏色為濃厚的乳白色,而正常的血液上層顏色為清亮的淡黃色。
經醫生仔細詢問,原來李先生本來就較胖,喜歡吃肉,同時已經患有高血脂,在抽血頭晚吃了豬蹄,引發了血液中脂肪增加。
醫生解釋,李先生屬於“脂血”症,和“黃金血”原因相同。“我見過最嚴重的,試管裡血液放置不久,10多分鐘後,試管三分之二以上浮著都是脂肪,像豬油一樣。”
黃金血醫學通常稱“脂血”
其實,醫學上也沒“黃金血”這一稱呼,醫生們通常稱其為“脂血”。
醫生說,如果血液裡脂肪含量高,被抽取後在試管中慢慢沉澱,脂肪浮於表面,上面一層看起來偏向金黃色,就像煮湯浮在上面的油。
“金黃色可能太過誇張,可能是偏黃一點、粘稠點。”醫生解釋,除了偏黃色,“脂血”更多的看起來是乳白色。
現在大家有疑問了,到底要多油,血中才有脂肪呢?首先,有高血脂症,也就是說,只要甘油酸酯高於11.3毫摩爾/升,偏胖的,有糖尿病、家族性脂質代謝異常的人,都可能出現高血脂。然而,即使是一般的高血脂患者,也不可能都有“脂血”,在查血前一時期或者前一晚上,吃得很油,次日抽血時,就容易查出“脂血”哦。
什麼是高脂血症。
血脂異常症,俗稱高脂血症,是指由於脂肪代謝異常,使人體血漿中一種或多種脂質的水平超過了正常范圍,包括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和甘油三脂過高,或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過低,因此,“高脂血症”的俗稱並不是完全合適。全國血脂異常現患人數約1.6億人。血脂異常對身體的員害是隱匿的、漸進和全身性的,常常缺乏明顯的臨床症狀,多在體檢時發現。引起血脂異常的原因很多。任何原因引起的血脂生成過多和/或清除減少均可導致一種或多種脂質組分在血漿中堆積(或減少)。
高脂血症的症狀表現
1.頭暈頭暈是各種高脂血症常見的早期症狀之一。主要原因是長期的腦動脈硬化及血液黏稠度增高導致腦缺血、缺氧。
2.肥胖肥胖的人不僅體內脂肪組織增加,而且血液中脂質也明顯增加,尤其是甘油三酯、游離脂肪酸和膽固醇水平多高出正常。
3.腹痛反復發作的飽餐後短暫腹痛可見於高脂血症導致的腸系膜動脈硬化性胃腸缺血;高脂飲食後急性發作的持續性中上腹痛多為急性胰腺炎。
4.肢體乏力在血脂升高的早期,患者便可有肢體乏力或伴活動後疼痛,可能與脂肪代謝紊亂及循環障礙有關。
5.眼袋顯著“眼袋”是大量脂肪堆積在人的下眼睑皮下組織中,久而久之形成了一個半圓形的袋狀物。是人體脂肪代謝障礙的表現。由於老年人代謝功能減退,脂肪易堆積在眼睑,加之下眼睑肌肉張力減弱,皮膚松弛和缺乏彈性而下垂形成“眼袋”。國外研究人員經過大規模人群調查發現,“眼袋”是人體脂肪代謝障礙的表現。“眼袋”顯著的人大多患有家族性高脂血症,其中51%的人同時存在動脈硬化症。因此,凡有“眼袋”的人,最好去醫院檢查一下,包括心髒聽診、測量血壓、查心電圖、驗血脂。
6.肝髒損害由於高血脂可以引起脂肪肝,從而導致肝髒腫大,會出現肝髒疾病和肝髒功能的變化,到一定程度也會出現食欲不振等。體檢時可以發現肝髒增大,還可以出現轉氨酶升高。
7.肌腱損害患有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的病人常在肘、膝、踝、手指關節的伸面皮膚發生脂質異位沉積。跟腱是脂質沉積的好發部位。有時自發性跟腱斷裂是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的初發症狀。
高脂血的預防
1、肥胖者要控制飲食,控制攝入量,增加消耗,使體重逐漸恢復到標准體重。
2、飲食要以低脂、低膽固醇、適量蛋白質的食物為宜,少食動物內髒及一些含膽固醇高的食物。減少食入肥肉、黃油、雞蛋,增加家常食物、瘦肉、魚。能使人的血清膽固醇平均含量明顯降低。
3、多吃新鮮綠色蔬菜和水果及含碘豐富的食物(如海帶、紫菜等),可防止動脈硬化的發生、發展。
4、多吃含纖維素高的蔬菜(或芹菜、韭菜等),少吃鹽和糖。
5、每餐飲食要適當,不宜暴飲暴食。忌煙、酒。
6、積極治療原發病,如糖尿病、膽結石等
7、體育鍛煉對防治高脂血症有相當大的作用。
8、頑固而嚴重的高脂血症,可適當給予藥物治療,但要聽從醫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