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為較小而突出皮面的結節狀腫物,顏色鮮紅或暗紅,與正常皮膚分界清楚。表面呈疣狀或分葉狀,形葉草莓。瘤體柔軟,有一定壓縮性。好發面部、頭皮、頸部、肩背部、外陰部,也見於任何部位。多見單發,也可多發,多發性病例可與海綿狀血管瘤混合存在,稱為混合型血管瘤。
草莓狀毛細血管瘤診斷 (1)多在出生後1個月~2個月出現,初發如針頭至黃豆大,逐漸增大,進入增殖期,到1歲左右緩慢進入退化期,多數患兒5歲左右退化。 (2)暗紅或鮮紅色隆起,質軟,壓之退色,無自覺症狀。 (3)好發於面部,亦可見於頸、胸、背等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