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海綿狀血管瘤為例,其病變范圍、深度、治療難易相差極大,小者治療簡便安全,預後良好;大者范圍廣泛,治療並發症多,風險大,預後不佳。因此除了對血管瘤進行定性診斷外,即區別病變是何種病理基礎引起的毛細、海綿狀、蔓狀等何種血管瘤,還應進一步對病變進行定位診斷,即判斷病變的范圍、深度及累及的重要組織結構。定性診斷不難,而定位診斷則難度較大。
視診了解皮膚皮下病變,血管擴張等大致范圍,觸診了解腫塊的壓縮性、搏動、震顫,位於皮下或深部。讓肌肉反復緊張、松弛有助於判斷腫塊位於肌肉淺面、肌內或是深面。聽診多用於蔓狀血管瘤。腫塊穿刺抽出血性液或淡色清液的深度可大致推斷病變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