脈脈心血管病網 >> 心血管百科 >> 疾病病因 >> 兒童顱內動脈瘤是怎樣形成的?

兒童顱內動脈瘤是怎樣形成的?

  兒童顱內動脈瘤的發生部位與成人有明顯不同,兒童顱內動脈瘤中椎動脈、基底動脈、大腦後動脈、頸內動脈分叉和大腦前動脈遠端動脈瘤所占比例明顯高於成人,後循環動脈瘤所占比例(21%)明顯高於成人(10%~15%)。

  1、病因:兒童顱內動脈瘤的病因與成人明顯不同。成人顱內動脈瘤多為後天獲得性因素,如血管病、酗酒、吸煙、高血壓、高血脂和高膽固醇飲食及口服避孕藥等;兒童顱內動脈瘤多為先天性因素,少數為後天獲得性因素所致,如外傷,感染等。腦科醫院臨床研究證實:部分腦動脈的分叉部存在著先天性中層平滑肌細胞缺陷、彈力纖維紊亂和逐漸減少的現象,兒童(特別是嬰幼兒)顱內動脈瘤的發生可能與此有關。

兒童顱內動脈瘤是怎樣形成的?

  外傷性動脈瘤占所有顱內動脈瘤的1%,占兒童顱內動脈瘤的20%~39%,20%~30%的外傷性動脈瘤病人是兒童。據相關文獻報道500例外傷性動脈瘤,60%以上為10歲以下兒童;38%的動脈瘤位於大腦前動脈遠端,29%位於顱底水平頸內動脈(多為床突旁段),25%位於大腦中動脈遠端,8%位於後循環;外傷性動脈瘤以男孩占大多數,且多位於顱內動脈末端。上海最好的腦科醫院專家指出外傷性動脈瘤的致病損傷分為直接損傷和間接損傷,發生原因可歸納為:

  ①頭部外傷導致顱底骨折而損傷顱內動脈;

  ②頭部穿通傷,異物直接損傷顱內動脈;

  ③損傷過程中腦移位,使顱內動脈受到牽拉、扭轉、挫傷;

  ④手術損傷。

  其中①、②和④是直接損傷,③是間接損傷。細菌性動脈瘤是兒童顱內動脈瘤的另一常見類型,分為血管內源性和血管外源性。80%~90%細菌性動脈瘤為血管內源性,多繼發於兒童感染性心內膜炎(2.5%~10%)和敗血症(占33%)。血管內源性細菌性動脈瘤多見於動脈末梢,尤其是大腦中動脈末梢。血管外源性細菌性動脈瘤發生部位由感染部位決定。動脈遠端的囊性動脈瘤或動脈近端的紡錘形動脈瘤應高度懷疑為細菌性動脈瘤。18%細菌性動脈瘤為多發性動脈瘤。

  霉菌性動脈瘤主要見於HIV感染者和免疫缺陷的病人。HIV感染後動脈瘤的發生機制尚不清楚,可能與病毒直接感染、免疫反應及機體免疫抑制等因素有關。HIV感染兒童可患動脈瘤,血管造影顯示為動脈炎。

  有報道兒童顱腦放療可引發顱內動脈瘤形成,放療引發的顱內血管病理改變通常是血栓形成和血管閉塞,導致動脈瘤者極為罕見。

  2、流行病學和解剖學特征

  兒童顱內動脈瘤以男孩居多,男女比例為2∶1,與成人顱內動脈瘤性別比例正好相反。多發性動脈瘤概率為3%~5%,低於成人組(10%~20%)。巨大動脈瘤和大型動脈瘤均較成人組(20%~31%)更常見。兒童巨大動脈瘤多見,可能與其血管壁順應性好有關。兒童自發性顱內夾層動脈瘤較少見,主要發生於後循環的椎基底動脈。

  (實習編輯:黃翠君)

熱門文章
突發心肌梗塞怎麼治療

概 述 前幾天去朋友家玩,朋友的爸爸就患有心肌梗塞,後來去醫院檢查之後,積極配合醫生的治療,現在病

什麼是心力衰竭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心力衰竭的患病率越來越高,那麼什麼是心力衰竭呢?心力衰竭又稱“心肌衰竭”,是指心髒當時不能搏出同靜脈

心血管疾病治療 心血管疾病護理 高血壓問答 冠心病問答 心肌梗塞

Copyright © 脈脈心血管病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