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和大多數生物的生命現象一樣,在一日內有周期性變化的特性。例如激素的分泌,一般是早晨處於抑制狀態,從正午開始逐漸增加,午後達高峰。人的血壓也是一樣,無論是正常血壓還是高血壓患者,冬天血壓往往比夏天高,這是季節性波動。晝夜24小時內血壓也常波動,上午9~10點鐘血壓最高,以後逐漸下降,於夜間睡眠中血壓降到最低點,這種差值可達5.33kpa(40mmhg),睡醒時血壓可上升2.6kpa(40mmhg)左右。起床走動後血壓進一步升高,此時最易誘發冠心病猝死。這種晝夜24小時的血壓波動,主要與人體血漿去甲腎上腺素水平的變動及壓力感受器的敏感性有關。血漿中去甲腎上腺素水平的波動與血壓波動是平行的,但壓力感受器敏感性高,神經抑制有效時其血壓波動就小,如老年人由於壓力反射敏感性較低,血壓波動就較大。此外,血壓可因吸煙、飲酒、飲咖啡及情緒激動等因素影響而引起一時性變化,所以,測量血壓時必須避免上述因素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