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腦癱的診斷依據一:異常的運動模式
痙攣型偏癱的腦癱的症狀的上肢屈曲性的共同運動模式表現為:肩胛骨上提、後縮,肩關節外展、外旋,肘關節屈曲,前臂旋後,腕和指關節屈曲,拇指屈曲內收。有些患兒出現聯合反應,是指患兒身體某部肌肉用力收縮或持續一段時間後,本體感受器受到刺激,誘發其相應部位或其它部位強烈收縮,表現出某種固定的姿勢和運動。 小兒腦癱的診斷依據二:反射異常 在生長發育過程中的小兒如果出現反射異常,對腦癱的診斷十分重要。反射異常包括兩部分內容:一是某月齡該消失的反射繼續存在;二是反射樣式異常。重度腦癱兒的原始反射如緊張性頸反射、緊張性迷路反射、握持反射多在3-6個月還持續存在。 小兒腦癱的診斷依據三:姿勢異常 這類腦癱患兒的症狀表現常有異常的姿勢反射,穩定性差,在運動或靜止時姿勢別扭,左右兩側不對稱,雙拳緊握,雙上肢內旋、外展,雙下肢內收、交叉,緊張越嚴重。靜止時姿勢異常如緊張性頸反射姿勢、四肢強直姿勢、角弓反張姿勢、偏癱姿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