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分析:勞累、情緒激動誘發心律失常
兒女們都覺得老人身體還算硬朗,怎麼一下子就心律失常了呢?原來,五六年前孫大爺體檢時被診斷為冠心病,屬於無症狀性心肌缺血型,他一直服藥治療,病情控制得不錯。自從生日前他知道孩子們都要回來,精神上高興,連著有幾天因興奮而睡眠不好,早幾天就開始忙著采購准備,等大家都回來了,他又張羅著做飯做菜,身體有些疲勞,加上和孩子們打牌、聊天到深夜,休息不到,而且打牌時情緒比較激動,這些原因導致孫大爺在原有冠心病基礎上出現了心律失常、室性早搏。 病理機制:四條“導火索”導致心律失常 心律是對心髒跳動過程的描述,心律失常,顧名思義,就是心跳出現了異常。心跳為什麼會出現異常呢?我們不妨從正常心跳的形成過程中尋找答案。正常情況下,人體的自主神經控制著心髒的起搏組織,也就是窦房結;窦房結發出有規律的起搏電流;結間束、房室束等心髒傳導組織負責把起搏電流送到各處心肌;心肌在起搏電流的刺激下開始有規律的收縮或舒張,形成正常心跳。另外,在整個心跳過程中,心髒血液供應系統始終為自主神經、心髒起搏組織、傳導組織和心肌提供充足的血液,確保各組織功能得到正常發揮,保證心髒有節奏、有規律的正常跳動。 可見,我們的正常心跳是多個組織協同合作的結果,自主神經、心髒起搏組織、傳導組織、心肌和心髒血液供應,無論哪一個環節出現問題,都會影響正常心跳,導致心律失常。所以,自主神經功能異常、心髒起搏傳導組織功能異常、心肌離子通道功能異常以及心髒供血不足,被稱為引發心律失常的四大“導火索”。 治療策略:整合調節,中藥優勢大 既然心律失常的發生有四條導火索,那麼作用單一的藥物肯定無法起到很好的療效,因此,國際上興起一種治療心律失常的新策略,那就是整合調節。整合調節強調對疾病的所有發病機制同時進行調節,非常適用於治療像心律失常這種發病機制復雜,病變類型繁多的難治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