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發作不一定都是心絞痛
很多時候,心腦血管疾病發病都有相應症狀,冠心病發作會有胸痛、胸悶、心慌和氣短的情況。但並非每一次發作都是心絞痛,有一部分的患者,因為動脈硬化的病理改變,但由於病變較輕或冠狀動脈側支循環建立較好。所以病人自己感覺不到明顯的身體不適,甚至發生了心梗也無明顯感覺。 但有時候,心髒發出的某些警報,人們也能未能察覺。像“頭暈、疲倦、有點悶、有點胃痛”等等,等病情越來越嚴重,要到醫院才最終確診,這個時候已經大大延誤治療。在醫院,經常會接收到一些平時自認為很健康,但因為運動、飽餐或者過勞突發心肌梗塞的“無症狀”冠心病患者。正是因為他們平時的不以為然,最終導致悲劇的發生。 40歲開始要警惕無症狀冠心病 人到中年,身體各個器官的功能就會出現衰退,這個時候冠心病就會“找上門”,尤其是那些年齡在40歲以上,又有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長期吸煙嗜酒、肥胖等高危人群,應定期到心髒專科門診做跟蹤檢查,以便及時發現早期冠心病、無症狀型冠心病,防患於未然。 冠心病發病的危險因素有以下幾點: 1、高血壓與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的形成和發展關系密切。冠心病的發病及其合並症所造成的死亡,是隨著血壓的升高而增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