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性心動過速頗為常見。顧名思義,此種心動過速是由窦房結發動的。發作時,成人心跳頻率每分鐘在100 ̄150次之間,幼兒每分鐘可達200次。其特點是逐漸發生、逐漸消失。窦性心動過速可見於正常人,常見的誘發因素有情緒激動、過度疲勞、惡夢、飲酒、喝濃茶、飲咖啡以及大量吸煙等。一般無需特殊治療,只要消除誘發因素就會自行恢復。窦性心動過速亦可由某些疾病引起,如發熱、貧血、妊娠、甲狀腺功能亢進、心力衰竭、休克以及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等,此時主要應針對病因治療,並可在醫生指導下選服下列藥物,如心得安,每次10毫克,一日3次,但對哮喘、心力衰竭、低血壓患者及孕婦禁用;安定,每次2.5-5毫克,一日3次;針刺內關、合谷、神門等穴有一定效果。
陣發性心動過速不是由窦房結發動的,而是由異位起搏點(指心房、心室及心房與心室交界區的某些組織)發動的。根據異位起搏點所在的部位,又把陣發性心動過速分為三種:由心房異位起搏點引起的心動過速叫房性心動過速;由心房與心室交界區的異位起搏點引起的心動過速叫房室交界性心動過速;由心室異位起搏點引起的心動過速叫室性心動過速。由於房性和房室交界性心動過速常不易在心電圖上分辨清楚,因此,把它們統稱為室上性心動過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