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緩進型高血壓病多為中年後起病,有家族史者發病年輕可較輕。起病多數隱匿,病情發展慢,病程長。早期患者血壓波動,血壓時高時正常,為脆性高血壓階段,在勞累、精神緊張、情緒波動時易有血壓升高,休息、去除上述因素後,血壓常可降至正常。隨著病情的發展,血壓可逐漸升高並趨向持續性或波動幅度變小。病人的主觀症狀和血壓升高的程度可不一致,約半數病人無明顯症狀,只是在體格檢查或因其它疾病就醫時才發現有高血壓,少數病人則在發生心、腦、腎等器官的並發症時才明確高血壓病的診斷。
病人可頭痛,多發在枕部,尤易發生在睡醒時,尚可有頭暈、頭脹、頸部扳住感、耳鳴、眼花、健忘、注意力不集中、失眠、煩悶、乏力、四肢麻木、心悸等。這些症狀並非都是由高血壓直接引起,部分是高級社會功能失調所致,無臨床特異性。此外,尚可出現身體不同部位的反復出血,如眼結膜下出血、鼻衄、月經過多,少數有咯血等。
早期病人由於血壓波動幅度大,可有較多症狀,而在長期高血壓後,即使在血壓水平較高時也無明顯症狀,因此,不論有無症狀,病人應定期隨訪血壓。隨著病情的發展,血壓明顯而持續性地升高,則可出現腦、心、腎、眼底等器質性損害和功能障礙,並出現相應的臨床表現。在並發主動脈粥樣硬化時,其收縮壓增高常較顯著,並發心肌梗塞或發生腦溢血後,血壓可能降至正常,並長期或從此不再升高。
1.腦部表現頭痛、頭暈和頭脹是高血壓病常見的神經系統症狀,也可有頭部沉重或頸項扳緊感。高血壓直接引起的頭痛多發生在早晨,位於前額、枕部或颞部,可能是顱外頸動脈系統血管擴張,其脈搏振幅增高所致。這些病人舒張壓多很高,經降壓藥物治療後頭痛可減輕。高血壓引起的頭暈可為暫時性或持續性,伴有眩暈者輕音樂和,與內耳迷路血管性障礙有關,經降壓藥物治療後也可減輕,但要注意有時血壓下降得過多也可引起頭暈。
高血壓病時並發的腦血管病統稱腦血管意外,民間俗稱卒中或中風,可分二大類:①缺血性梗塞,其中有動脈粥樣硬化血栓形成、間隙梗塞、栓塞、暫時性腦缺血和未定型等各種類型。②出血,有腦實質和蛛網膜下腔出血。大部分腦血管意外僅涉及一側半球而影響對側身體的活動,約15%可發生在腦干,而影響兩側身體。根據腦血管病變的種類、部位、范圍和嚴重程度,臨床症狀有很大的差異,輕者僅出現一時的頭昏、眩暈、失明、失語、吞咽困難、口角歪斜、肢體活動不靈甚至偏癱,但可在數分鐘至數天內逐漸恢復。重者突然出現肢體偏癱、口角歪斜,可有嘔吐、大小便失禁,繼之昏迷、呼吸深沉有鼾音,瞳孔大小不對等、反向遲鈍或消失,出現軟癱或病理征,部分病人頸部阻力增加,也可只出現昏迷而無中樞神經定位表現。嚴重病例昏迷迅速加深,血壓下降,出現呼吸不規則、陳-施氏呼吸等,可在數小時至數天內死亡。昏迷不深者可在數天至數周內逐漸清醒,但部分臨床症狀不能完全恢復,留下不同程度的後遺症。
 
瑞典學者對午睡和不午睡的人群進行了調查,在排除了其他因素後發現有午睡習慣的人,患冠心病的危險比無午睡習慣
腦出血後遺症,系指非”外傷”性腦實質內的出血。絕大多數是高血壓病伴發的腦小動脈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