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沒有活化的凝血因子,即使存在血流淤滯和血管損傷,血栓仍不會形成。同樣單有活化的凝血因子,也無法形成血栓,活化的凝血因子很快會被機體清除。因此靜脈血栓是在多因素作用下形成的,而血液成分的改變是血栓形成的最重要因素。體內凝血-抗凝-纖溶3個系統在正常情況下處於平衡狀態,任何使凝血功能增強、抗凝-纖溶作用抑制的因素都將促使血栓形成。
1、年齡深靜脈血栓(DVT)可見於任何年齡層者,但統計顯示,隨年齡增大,發病率逐步增高,80歲人群的發病率是30歲人群的30余倍。年齡對深靜脈血栓發病的影響是多方面的,年齡增加,DVT的易患因素也隨之增加。實驗表明,老年人血液中的凝血因子活性較高,小腿肌肉的泵作用減弱使血液在比目魚肌靜脈叢和靜脈瓣袋內淤滯較重,因此DVT的發病率較年輕人高。 2、制動臨床上常能見到長期臥床的病人容易患DVT,屍體解剖發現臥床0~7天的病人DVT的發病率為15%,而臥床2~12周者,DVT的發病率達79%~94%。卒中病人中,下肢麻痺者,DVT發病率為53%,無下肢麻痺者,DVT發病率只有7%。在長途坐車或坐飛機旅行的人群中,DVT的發病率也較高。小腿肌肉的泵作用對下肢靜脈的回流起著重要的作用,制動後靜脈血回流明顯減慢,從而增加了DVT發病的風險。 3、靜脈血栓史有23%~26%的急性DVT病人既往有過靜脈血栓病史,且這些新形成的血栓往往來自原來病變的靜脈。研究發現,復發的DVT病人血液常呈高凝狀態。 4、創傷創傷死亡的屍體解剖發現62%~65%的死者有DVT發生。由於創傷可能導致下肢骨折、脊髓損傷、靜脈血管損傷及需要手術治療等,使創傷病人容易發生DVT。另外機體創傷後血液處於高凝狀態,也促使血栓形成。 5、產後產後深靜脈血栓發生率較高,而國內妊娠期DVT病人較為少見。產後DVT的發生與血液呈高凝狀態密切相關。產後子宮內胎盤剝離能在短期內迅速止血,不致發生產後大出血,除子宮本身收縮外,與血液高凝狀態直接相關。妊娠時胎盤產生大量雌激素,足月時達最高峰,體內雌三醇的量可增加到非孕時的1000倍,雌激素促進肝髒產生各種凝血因子,同時妊娠末期體內纖維蛋白原大量增加,加重高凝狀態,有可能導致DVT發生。 6、口服避孕藥早在20世紀60年代有報道口服避孕藥易引發DVT,現已發現,患DVT的育齡婦女中有1/4與服用避孕藥有關,調查還發現,育齡婦女停用避孕藥後DVT引發的肺栓塞明顯降低。避孕藥易引發DVT的原因可能與凝血因子Ⅴ變異有關,使凝血因子Ⅴ降低了C蛋白的抗凝作用。避孕藥中雌激素的劑量越大,越容易引起DVT,劑量>50μg的避孕藥相對於劑量<50μg的避孕藥形成血栓的危險性更大。第三代避孕藥較第二代避孕藥易引發DVT,因為第三代避孕藥中的孕激素主要為去氧孕烯、肟炔諾酮或孕二烯酮,這些孕激素也易引起血栓形成。調查顯示服用第三代避孕藥的育齡婦女並發DVT的是不用避孕藥的8倍。 以上文章就是有關這方面問題的介紹,相信讀者和患者朋友一定有所了解,對您肯定也能有所幫助。在此,專家建議患者和家屬,病發原因還是要去醫院進行科學規范的檢查之後才能確定,建議盡快到正規醫院就診,以便查明原因後能夠及時針對性的治療,以免延誤最佳治療時機,給您的工作和生活帶來更大的影響。當然如果您還有其他想要了解的問題,可以點擊我們的在線咨詢專家。腦中風治療的食療偏方有哪些?腦中風的治療是個漫長的過程,而且腦中風一旦患上就不會痊愈,所以患病之後飲食輔助治療也很關鍵,
2010年,德國有26000名婦女死於心肌梗死。由於男女對心肌梗死的感覺不一樣,女性往往因為感覺疼痛並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