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心肌炎是常見心髒病之一。因至今缺乏診斷的客觀標准,臨床上大多依據有過病毒感染史、心電圖發現早搏或僅有胸悶、心悸等非特異性症狀加上一些外周血病毒病原學依據下診斷,結果往往范圍偏大,給患者造成不必要的精神和經濟負擔。
以南京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分子細胞心髒病研究室主任、博士生導師張寄南教授為首的課題組,從1996年起,在國家“九五”課題資金及江蘇省科委社會發展基金的資助下,圍繞病毒性心肌炎和擴張型心肌病的診斷及治療開始了研究。 他們先研制出高特異、高敏感的單克隆抗體,然後將其用於282例臨床診斷為病毒性心肌炎的患者,檢測其血清肌鈣蛋白Ⅰ的變化。結果發現157例患者的血清肌鈣蛋白Ⅰ升高,其中3個月轉陰率52.3%,6個月轉陰率90.8%。同時發現血清肌鈣蛋白Ⅰ持續升高的患者,血清中出現抗M受體抗體,減少心肌M受體數目,抑制親和力,即導致心肌M受體下調和去敏。由此看出血清肌鈣蛋白Ⅰ持續升高的病毒性心肌炎患者,至少有部分自身免疫已發生紊亂,心肌M受體損傷,開始了由病毒性心肌炎向擴張型心肌病的轉化。 研究表明血清肌鈣蛋白Ⅰ升高是診斷病毒性心肌炎心肌損傷的客觀依據。同時,該依據還為判斷和預測病毒性心肌炎向擴張型心肌病的發展提供了客觀依據。當膽固醇、甘油三脂等均超過正常值時,則統稱為高脂血症。高脂血症是動脈粥樣硬化的主要發病因素。常因侵犯重要
資料顯示,若患者未經及時治療,在24小時內的死亡率達33%,48小時內更高達到50%,2周內未治療的升主動脈夾層患者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