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者選取了2508名年齡在18~30歲之間的女性志願者。在研究的初始階段,研究人員通過問卷調查了參與者近期對果蔬的食用數量。根據他們對果蔬食用量的多少,研究人員將其分為高中低三組。20年後,研究人員測量了參與者的冠狀動脈鈣化程度(冠狀動脈壁的鈣質積聚是心髒病的一個早期跡象)。結果表明:與那些果蔬食用量最少的女性相比,在二十多歲時果蔬吃得多的女性(相當於每天食用8~9份果蔬)在四十歲時動脈中出現鈣化斑塊的可能性降低了40%。
研究人員表示,這項研究證實了在年輕時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可以延緩斑塊的形成。那麼,動脈硬化吃什麼好?
動脈硬化發病率居高不下與飲食有關
動脈硬化性疾病發病率越來越高。研究發現,吸煙、血脂異常、高血壓、超重和肥胖、糖尿病等都是誘發動脈硬化的原因,而飲食不當,運動過少和這些誘發因素也有著直接關系。
1、合理供應能量
攝入與消耗的熱量必須相平衡,最好把這種平衡保持在標准體重范圍內。如果超重,就不僅要減少熱量攝入,還應該增加體力活動,增加能量消耗。
2、少吃甜食
不食或少食奶油、糖果或碳酸飲料,多吃標准粉,少吃精粉。這樣可以改善消化能力,降低熱量攝入,減少腸道對脂肪和膽固醇的吸收。
3、控制食物中脂肪和膽固醇的攝入
每次進餐都要嚴格控制肉類食物。因為即使是最瘦的肉也含10%~20%的動物脂肪,應該從食用肉中消除多余的脂肪,把脂肪攝入量減少到最低限度。雞皮盡可能不吃或少吃,因為雞皮所含脂肪比例高。每星期內吃豬、牛肉不超過3次,其它時間最好是雞或魚(不包括水生貝殼類),後者所含的飽和脂肪酸少於豬、牛等肉類。少吃肝、腎和其它內髒,因為內髒中含有大量的膽固醇和脂肪。
4、選擇合適的烹調方式

對肉或魚最好采取燒、煮或蒸,不要用油煎或炸。應用植物油烹饪,少用動物油和黃油烹調。
5、吃飯要定時
兩頓飯之間不要加零食小吃,如果非吃不可的話,可吃些蘋果、生胡蘿卜、餅干或其它脂肪含量低的食品。
自制香菇首烏粥預防動脈硬化
一些食物總是具有很強的保健作用,對某些疾病可以起到預防甚至輔助治療的作用。自制香菇首烏粥有助於降血脂。
做法:取干香菇30克,何首烏12克,糯米100克。將香菇提前泡發,洗淨切成小塊;何首烏研為細末,與粳米同入鍋,加水適量,文火煮粥,快熟時加入香菇,當早餐服食。
功效:香菇含有核酸類物質,可抑制膽固醇的產生,防止脂質在動脈壁沉積,預防動脈硬化。何首烏含有一種成分叫卵磷脂,卵磷脂進入血液可吸附血管壁上的膽固醇,從而降低血脂和減少動脈粥樣硬化,可治療心血管疾病如高血壓、高血脂等。長期堅持服食,降脂效佳。
動脈硬化吃什麼好
1、首烏丹參蜂蜜飲
取何首烏15克,丹參15克,蜂蜜15-30克。先將何首烏、丹參加水煎湯,去渣後調入蜂密,日服1劑。具有滋陰潤燥、補益五髒、通經活絡的功效,適用於動脈硬化、高血壓、慢性肝炎等病症具肝腎陰虛或兼脈絡瘀滯者。
2、海參冰糖羹
取海參20-30克,冰糖適量。先將海參用清水泡發,洗淨後放鍋中,加水適量,先用武火燒沸,再用文火炖爛,加入冰糖稍煮,日服1次。具有補腎益精血、滋陰潤燥的功效,適用於有腎陰虛所致的頭暈、腰酸、咽干、心煩、動脈硬化、高血壓等。
3、三鮮釀豆腐
取豆腐500克,水發海參20克,蝦仁1000克,冬筍20克,雞蛋黃35克,雞蛋清20克,香菜25克,蔥3克,姜3克,雞湯200克,味精5克,面粉15克,醬油15克,麻油5克,花生油50克。先將豆腐切成約6.7厘米長、3.3厘米寬、1.7厘米厚的長方形塊,再熱油炸成金黃色後撈出,再從上面片下一薄片,再將下面的一片挖成糟狀待用。海參、冬筍切成小丁,用開水焯一下入碗。蝦仁洗淨,加雞蛋清、澱粉、精鹽,拌好漿勻,分別填入豆腐盒中,將雞蛋黃摻入少許面粉,拌勻後抹在片下的豆腐片上,將豆腐盒蓋封好,上屜蒸約10分鐘取出,濾出湯汁,豆腐盒上,再淋上少許麻油,撒上香菜末,佐餐食用。具有補中益氣、清熱解毒、益精養血、生津潤燥的功效,適用於高血壓、高血脂症、動脈粥樣硬化等患者,健康人經常食用可以預防心血管系統疾病。
4、荠菜炒肉干絲
取荠菜500克,豬腿肉200克,五香豆腐干2塊,精鹽、黃酒、豆油各適量。先將荠菜去雜洗淨,切碎;豬腿肉洗淨切絲,加精鹽、黃酒拌勻;五香豆腐干用水沖洗一下,切成絲。炒鍋上火,放油燒熱,倒入荠菜翻炒3分鐘,加精鹽少許,炒至半熟,盛起備用。再將炒鍋上火,放油燒熱,倒入肉絲翻炒3分鐘,最後倒入半熟的藹菜,燒5分鐘出鍋,佐餐食用。具有補脾、益腎氣、降血壓、利肝氣、涼血止血、利尿解毒的功效、適用於動脈粥樣硬化、高血壓、肝病、腎病、慢性眼疾以及毛細血管慢性出血等病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