脈脈心血管病網 >> 心血管百科 >> 疾病症狀 >> 需與小兒腦癱鑒別的疾病

需與小兒腦癱鑒別的疾病

   一般表現為運動發育落後和姿勢異常,同時還常伴有智力障礙、視力異常、聽力減退、語言障礙、癫痫及認知行為異常等多方面的表現。

    需與小兒腦癱鑒別的10種疾病     1、腦積水。腦積水的原因比較復雜,有可能是遺傳性疾病引起的先天發育障礙,也有可能是各種原因導致的顱腦損傷後引起的腦脊液產生過多、吸收障礙和(或)循環受阻。當發現腦癱患兒頭圍明顯大於同齡兒正常值的情況,應考慮腦積水的可能。     2、孤獨症。部分孤獨症患兒早期表現為大動作發育遲緩,有時行走時使用腳尖著地,有時被誤認為是腦癱痙攣型,但體檢可發現跟腱不攣縮、足背屈無障礙、腱反射正常,無病理反射,這些都可與小兒腦癱相區別。     3、智力低下。單純的小兒腦癱一般僅僅是指非進行性腦損傷所致的以中樞性運動障礙、姿勢異常為特征的綜合征,易於和智力低下相區別。但很多小兒腦癱病例也常常合並智力低下,而智力低下病例經常會有運動功能發育遲緩,這種情況下兩者就難以區別,也不需要進行特別的區別,通常診斷為“小兒腦癱合並智力低下”,在治療時兩者也是同時進行。     4、腦發育畸形。腦容易發生種種畸形,也可和顏面、髒器等畸形同時發生。其中,狹顱症患兒的頭顱比同齡兒小,大腦亦相應小,表現為重症智力低下和痙攣型四肢癱,並常常並發癫痫。腦畸形通常以智能低下為主,時而並發腦癱,通過CT可以確診。 需與小兒腦癱鑒別的疾病   5、一過性生長發育落後。小兒一過性生長發育落後和小兒腦癱在早期往往都表現為精神和運動功能發育遲滯,有時比較難以區分,在臨床上需要經過多方面的詳細檢查,明確引起小兒精神和運動功能發育遲滯的病因,這樣才能確立診斷,並和小兒腦癱進行區別。     6、小兒麻痺症。主要是由於病毒感染所致,發病年齡主要是在8~24個月的嬰兒,發生癱瘓的肢體多見於下肢,其膝腱反射或其他腱反射皆減弱或消失。此種癱瘓表現為弛緩型。另外此症一般不影響患兒的智力、思維、感覺系統,亦不會加重。     7、進行性肌營養不良症。指肌肉處於一種逐年逐月變得無力的狀況。這種患兒占癱瘓兒童的2.86%左右,大多由遺傳因素造成,常常在3~5歲時出現早期症狀,動作顯得笨拙、遲緩,或由於腳無法放平而開始踮著腳走路,易摔跤。隨後幾年內,病情逐漸惡化,出現肌肉無力,最終變得無法行走,亦會出現關節的攣縮或畸形等。在體檢時,腱反射不易引出,沒有病理性反射。常見的早期表現為:患兒從地上爬起時,常需用手撐在大腿上才能站起。     8、先天性韌帶松弛症:本病主要表現為大運動發育落後,尤其是獨自行走延緩、走不穩、易摔倒、上下樓費力,有時被誤認為是腦癱。但本病主要表現為關節活動范圍明顯增大,可過度伸展、屈曲、內旋或外旋,肌力正常,腱反射正常,無病理反射,不伴有智力低下或驚厥,有時有家族史,隨年齡增大症狀逐漸好轉。     9、進行性脊肌萎縮症。嬰兒型脊肌萎縮症,於嬰兒期起病,肌無力呈進行性加重,肌肉萎縮明顯,腱反射減退或消失,常因呼吸肌功能不全而反復呼吸道感染。肌肉活檢可助確診。     10、先天愚型(21-三體綜合征,又稱Down綜合征):本病是最常見的常染色體疾病,根據其特殊面容及異常體征一般診斷不難,但在新生兒時期有些病例症狀不明顯,僅僅表現為活動減少、面部無表情、對周圍無興趣、肌張力明顯低下、肌力減弱,有時可被誤認為是腦癱(肌張力低下型)。確診本病需要進行染色體核型分析。
熱門文章
心肌炎的後遺症有哪些

   心肌炎後遺症之一:心髒早搏,通常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在急性期經過正規治療後,不會有嚴重的後遺症,但約有一

專家分析血糖高的原因有哪些

概 述 由於現在生活條件越來越好,每個人吃的也越來越好,從而就會導致每逢節假日都會吃一些大魚大肉,

心血管疾病治療 心血管疾病護理 高血壓問答 冠心病問答 心肌梗塞

Copyright © 脈脈心血管病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