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進行性中樞性癱瘓
例如遺傳性痙攣性截癱、腦白質營養不良、顱內及脊髓腫瘤等。這些疾病所致的中樞性癱瘓應和痙攣型腦癱鑒別。由於此類疾病所致的癱瘓有進行性加重的特點,結合各自的臨床特征,不難鑒別。 2、錐體外系變性病 如蒼白球黑質變性、震顫麻痺綜合征、亨廷頓舞蹈病等,應與手足徐動型或其他類型的以錐體外系症狀為主的腦性癱瘓鑒別。但此類疾病起病一般較晚、病程呈進行性發展等特征與腦性癱瘓明顯不同。 3、嬰兒型脊髓性肌萎縮症 與肌張力低下型腦性癱瘓一樣,表現為肌張力低下。但前者的腱反射消失、肌萎縮發生較早且明顯、常伴肌束顫動等特點與腦性癱瘓不同。 4、嬰兒進行性脊髓性肌萎縮症 進行性脊髓肌萎縮症於嬰期起病,肌無力呈進行性加重,肌萎縮明顯,腱反射減退或消失,常用呼吸肌功能不全而反復患呼吸道感染,肌肉活組織檢查可助確診。 5、異染性腦白質營養不良 又名硫酸腦苷酯沉積病。患兒出生時表現為明顯的肌張力低下,隨病情的發展逐漸出現四肢痙攣、肌張力增高、驚厥、共濟失調、智力進行性減退等。基與腦癱的鑒別要點在於病情呈進行性發展,檢測血清、尿或外周血白細胞中芳香硫酸酶A的活性可確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