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癱期和痙攣期患者主要進行的運動療法
軟癱期患者主要以被動運動康復治療為主:肢體良肢位、被動運動。 1、肢體良肢位 患側臥位:頭部和後背用軟墊支撐,患側上肢前伸,健側上肢放在身上,患側下肢髋關節伸展,膝關節微屈,健側下肢膝關節屈曲放於患側下肢膝前的軟枕上;健側臥位:軀干與床面成直角,患肩前屈90度,肩下墊一軟枕,患側下肢髋膝自然屈曲,膝下墊一軟枕,患足與床面呈90度,健側下肢平放於床上,輕度屈髋屈膝。健側臥位是病人感覺舒適的臥位,該體位同時有對抗偏癱上肢屈肌和下肢伸肌痙攣的作用,同時還方便治療者對偏癱患者的治療操作; 平臥位:將患肩墊高5~10度,患肢前臂伸直,掌面向上,患手五指伸展,患髋下墊一軟枕,使之置於伸展中立位,膝下墊一小枕,使膝關節微屈成5~10度,足部可佩戴踝支具、足尖與足跟垂直於床面,踝關節保持直立位,該體位可預防肩關節半脫位、足下垂、內翻及膝過伸。坐位:先取30~40度座位,沒2~3天增加10度,每天持續5~10分鐘,達到能維持80~90度,持續能維持30分鐘後,即可進行座位平衡訓練。 2、被動運動 為患者被動活動患側肌肉和各個關節,包括關節的屈伸、外旋、內收、外展等。被動活動時,先上肢後下肢,先大關節後小關節,運動量由小到大,運動幅度由弱到強,運動時間由短到長。 注意:急性期肩關節外展屈曲均不能超過90度,運動的肢體要放松,關節活動范圍要充分,動作要緩慢輕柔,患肢被動運動每日2次,每個關節每次重復5~7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