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了解,劉先生這一病例比較特殊。他得過胃病,沒有心髒病史,這次發病後他除了惡心、嘔吐,還有些輕微的頭暈和下肢無力,但沒有明顯的心絞痛和心梗的症狀,也沒有暴飲暴食、便秘等急性心梗發作誘因。起初他也只是以為自己胃病犯了,吃點藥就能挺過去。在醫院做檢查時,大夫及時發現他伴有輕微的頭暈和下肢無力的症狀後,考慮他的心血管系統有問題,才安排他進一步作了CT檢查。
急性心梗症狀“非典型”患者非少數 石家莊市三院心內一科主任王立君介紹,急性心梗為冠心病嚴重類型,是臨床上常見急危重症之一,其病情凶險、病死率高。典型心肌梗死症狀患者結合相關檢查診斷並不困難。但面對急性心梗的非典型症狀,及時准確地為患者做出診斷,就得依靠醫師的豐富經驗了。 “50歲以上人群警惕急性心梗的非典型症狀,突發惡心、嘔吐有可能是得了心肌梗死。”王立君說,流行病學研究顯示,16.67%~33.33%急性心梗患者症狀表現不典型,多見於老年、女性、合並糖尿病、手術麻醉恢復後發作急性心肌梗死者、伴有腦血管病的患者、脫水、酸中毒患者等。急性心梗引起的惡心嘔吐,是缺血缺氧的胃腸道水腫造成的。 除此之外,上腹部、頸部、下颌、右肩部等多個部位疼痛也是急性心梗的非典型症狀。而引起腹痛的機制分析為心髒感覺纖維進入脊髓後與上腹部髒器的感覺纖維共同聚合於同一脊髓神經元,經同一途徑上傳,因而心髒感覺沖動傳入丘腦和大腦皮質後產生腹痛的感覺。患者表現為突發上腹痛,多數伴惡心、嘔吐,易誤診為急性胃腸炎;有的伴反射性腹肌痙攣,出現局部壓痛,常被誤診為急性胰腺炎、膽囊炎、胃痙攣等;有的因心排血量降低,組織灌注不足,休克等所致胃腸供血不足及老年人胃腸功能減退,出現腸麻痺誤診為腸梗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