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成這個差距的主要原因是,很多患者、相當數量的醫生,及一些醫療行政部門錯誤地認為,康復是一種昂貴的醫療投入,對其療效也存在疑問。那麼究竟如何?最近,由中國康復研究中心牽頭,由全國15家大型綜合醫院參與的國家“十五”攻關課題———“腦卒中三級康復方案的研究”從臨床經濟學的角度對這個問題進行了研究。
對腦卒中患者進行為期半年的大規模前瞻性臨床經濟學研究在我國尚屬首次,研究內容涉及醫療直接費用(藥費、檢查費、康復治療費、治療護理費、輔助設置費),間接費用(誤工費),各種費用的構成比以及三級康復方案的成本效益和成本效用分析。經過半年的追蹤觀察結果顯示:接受系統三級康復的患者病後2~6個月中,其醫療直接費用、非醫療直接費用、間接費用等,均低於同期對照組。康復組平均為33587.5元,對照組平均為42158.8元。 而且康復組成本/效益比和成本效用比分析均好於對照組。由此看出,系統的三級康復對於腦卒中患者的功能康復非常必要,不但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而且可以減少醫療投資,是非常值得在全國進行推廣的方案,特別是社區康復機構的建立,不但可以大大降低醫療成本,而且非常有助於患者改善其功能狀態和生存質量。 為什麼對照組沒有康復治療費用的支出反而總費用高於治療組呢?通過構成比的分析看出,對照組的費用主要在藥費、輔助設施費這兩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