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源性心髒病常年存在,多於冬春季節並發呼吸道感染而導致呼吸衰竭和心力衰竭,病死率較高。本病屬於中醫學“喘證”、“痰證”、“水腫”、“飲證”范疇。
[診斷] 主要依據長期慢性的胸肺病患史及肺動脈高壓、右心室肥大等做出診斷。 [臨床表現] 1.肺心功能代償期:主要有咳嗽、咯痰、活動後心悸、氣短、紫绀、乏力等症狀,即以原發胸肺疾患的表現及肺動脈高壓、右心室肥大的體征為主。這時肺動脈瓣區第二心音亢進、劍突下有收縮期搏動。 2.肺心功能失代償期:常出現呼吸性酸中毒及呼吸衰竭、患者心悸氣促、惡心嘔吐、腹脹納差、下肢水腫、心串增快等。重者可有明顯紫绀、呼吸困難等症狀,甚至出現嗜睡、悄悔、谵妄、抽搐、昏迷等肺性腦病表現。 3.實驗室檢查及其他(1)血象:紅細胞及血紅蛋白增高,伴有感染時白細胞總數和中性分類升高。 (2)血氣分析:動脈血氧飽和度下降,二氧化碳分壓增高。 (3)X線:主要有原發胸肺疾患、肺動脈高壓和右室肥大的表現。 (4)心髒超聲檢查:示右心室肥大,肺動脈增寬。 [治療] 1.西醫藥治療 (1)控制呼吸道感染:一般首選青霉素,每日200萬-400萬u,分次靜脈點滴,並加用鏈霉素,每次0.5g,每日2次,肌肉注射。過敏者改用紅霉素I.5s加氯霉索1,0~2.0g,靜脈點滴。每日1次。也可據病情選慶大霉索,長那霉素,氨苄西林,羧苄西林,頭孢菌素等。有條件時,根據痰培養和藥物敏感試驗來選用藥物,則更為合理。 (2)保持呼吸道通暢:包括平喘、化痰、吸氧及適當應用呼吸興奮劑等措施。平喘多用氨茶鹼0.25g稀釋後靜脈點滴。化痰可用必嗽平,每次16mg,每日3次。 (3)控制心力衰竭:根據病情,適當使用小劑量、短療程、作用緩和的利尿劑和強心甙。如雙氫克尿塞,每次25mg,每日3次。速尿20-40mg,每日3次。適當采用上述措施後,如心力衰竭未有糾正,方可考慮快速短效的洋地黃類強心甙,如西地蘭0.2~O,4mg稀釋後靜脈注射。 2.中醫藥治療 (1)寒痰壅盛:咳嗽痰多,短氣喘息,痰白質稀,惡風易汗,身倦乏力,舌淡苔白,脈沉細。 治法:溫肺化痰,降氣平喘。 方藥:茯苓30克,半夏、白術、蘇子、陳皮、當歸、厚樸、前胡各10克,桂枝、甘草各6克。 (2)痰熱壅肺:咳嗽痰黃,不易咯出,身熱口渴,胸悶煩躁,大便干燥,苔黃脈弦滑。 治法:清熱化痰。 方藥:生石膏30克,瓜萎m克,桑白皮、黃芩、半夏、萊菔子、杏仁、貝母各10克,炙麻黃、甘草各6克。 (3)肺腎氣虛、痰濁壅盛:咳喘不止,動則尤甚,痰多質稀,腰酸腿軟,畏寒乏力,舌胖質暗、苔白滑脈弦細。 治法:溫腎納氣,肅肺化痰。 方藥:茯零、熟地、山藥、澤瀉各15克,丹皮、山萸肉、蘇於、萊菔子、白芥子、款冬花各10克,肉桂、制附片各6克。 (4)脾腎陽虛、水濕浸漬:咳哨心悸,不得平臥,面色晦暗,四肢冷,浮腫少尿,舌胖質淡、苔滑膩脈滑細。 治法:溫陽利水,健脾化痰。 方藥:車前子、澤瀉、茯苓、白芍各12克,白術、豬苓、陳皮、半夏、貝母、桔梗各川克,桂枝、干姜、制附片各6克。 [預防與調養] 1.加強鍛煉,提高機體抗病能力,積極治療支氣管及肺部疾患,防治感冒。 2.宜進禽高熱量、高蛋白易消化食物。有心衰者應控制鈉、水攝人。忌煙酒。 3.生活規律,順應自然,秋冬變節時注意保暖,避免受風寒誘發或加重病情。
心肌炎,顧名思義,是心肌發生的炎症,這種炎症可原發於心肌,也可是全身性疾病的一部分,嚴重的甚至會猝死。專家介紹,心肌炎是
根據最近的一份高校體能測試報告顯示,現在的大學生身體素質已經大不如前了,簡單地進行了一些熱身運動,心跳的頻率就已經遠超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