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心肌缺血的原因很多;中老年多為冠狀動脈病變所致,如冠心病、高心病、肺心病等;中青年則多見於冠脈痙攣,如頸椎病、精神心理緊張等因素所致。中醫認為,引起心肌缺血的原因主要有心氣虛、心血虛、心陰虛、心氣郁、心血瘀等。
一般,臨床心肌缺血的證候很少有單一的氣虛或血虛,心肌缺血的治療方法大多都有相對復雜的兼證,在治療過程中還需要根據證候表現辨證分析以施治療處方。值得注意的是,如果辨證准確,用藥得當,中醫在緩解治療心肌缺血時往往會有非常好的近期和遠期效果。筆者近期在門診和病房治療的幾例心肌缺血患者,都是在用西藥改善缺血不效的情況下單用中藥方法,均收到了滿意效果。 分析原因,心肌缺血的治療方法考慮了每一位患者的體質狀況、髒腑相關影響、症狀表現特點,在辯證的角度上綜合施治的結果。而西藥則主要針對改善冠脈的供血量,忽視了相關影響。但是,在急性、嚴重的心肌缺血時,西藥的方法不容忽視也是顯而易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