脈脈心血管病網 >> 心血管百科 >> 科普知識 >> 深圳一33歲跑友猝死 半程馬拉松危險性不容忽視

深圳一33歲跑友猝死 半程馬拉松危險性不容忽視

  此次深圳馬拉松比賽期間天氣良好,但還是有多名選手因身體不適被送往醫院。其中一名33歲的深圳男子途中倒地,情況危急。現場有群眾介紹,救助人員到來及時,但最終未能挽救生命。

  近期天氣轉涼,而部分馬拉松依然在南方地區進行。此前曾有跑友在上海馬拉松心髒驟停,所幸被路過跑友施急救術救活。而珠三角地區近兩年已連發兩起半馬途中猝死事故。去年死者生前曾是特種兵。兩起事故再次凸顯了半程馬拉松存在的危險性。悲劇是不少參賽選手往往視半馬為晉級全程馬拉松前的一個過程,並未引起重視,就此釀出了悲劇。

  隨後,2015深圳國際馬拉松賽組委會公告,原文如下:

  2015年12月5日上午10點40分,2015深圳國際馬拉松賽半程馬拉松的參賽者姚某,男,33歲,在離半程馬拉松終點400米時突然倒地。馬路對側救護車醫護人員目擊參賽者倒地,發現此參賽者雙眼上翻、牙關緊閉,心電監護提示:室顫,醫護人員立即進行除顫和心肺復蘇等現場搶救,並同時轉運到南山區人民醫院救治。15分鐘送達南山區人民醫院,醫院立刻組織專家組進行搶救,經搶救無效死亡。

深圳一33歲跑友猝死 半程馬拉松危險性不容忽視

  組委會對死者表示沉痛哀悼,對其親屬表示慰問。

  據了解,死者姚廣軍,1982年出生,在深圳從事銷售工作,還有自己的公司,平時算是工作比較拼的人。但是身體不錯,一向有健身習慣,此前也多次跑馬拉松,當天出發前狀態也不錯。老婆下個星期就到預產期了,還有一名6歲女兒,剛上小學。

  怎樣跑馬拉松才不容易猝死?

  1.不能盲目參賽

  一定要認真參加報名體檢,及時發現心血管可能存在的問題,並聽從醫囑。長跑和馬拉松都不是趕時髦,所以千萬不要為了虛榮心、趕潮流參賽。而極限從來不是一蹴而就,沒有長時間循序漸進的訓練,以從5k、10k、半馬到全馬的過渡,在沒有太多基礎的情況下參賽,就是在拿生命開玩笑。

  2.拒絕短期訓練

  參加任何跑步比賽都要有長期穩定的訓練,以及循序漸進的跑量。不能認為身體素質好、平時經常參加運動就可以直接參賽。短時間的跑步訓練不但無法改善心髒功能,反而會加重心髒負擔。賽前若身體不適,比如感冒發燒要以安全為上放棄比賽。賽前要保持充足的睡眠,切忌熬夜,合理飲食。

深圳一33歲跑友猝死 半程馬拉松危險性不容忽視

  3.賽中學會自我保護

  理分配全程體力,切忌因興奮在出發和沖刺時過猛。根據日本方面的數據顯示,最容易發生心髒驟停的是跑速是每小時9至12公裡,也就是全馬完賽時間在3.5到4.5小時的“業余高手”。

  而52%的悲劇發生在最後10公裡沖刺階段。比賽時多注意脈搏或心率,若異常變快或者迅速下降,一定要放慢速度。若出現胸悶、心悸、頭腦發暈、出冷汗、虛汗時,這是心髒不適,應停止跑步。在馬拉松猝死個案中,大多數人都是因為心髒病發死亡,但中暑、喝水過多導致血鈉過少也可能是致死原因,所以一定要適量補水。

  4.有運動習慣者不能太自信

  最近發生的幾起馬拉松猝死事件,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出事情的往往是青壯年,他們都有運動的習慣,卻倒在了難度相對較低的十公裡跑這個項目上。一直有運動習慣的人首次參加馬拉松比賽時,其實是存在風險的。“比如有人每天打一個小時籃球,他認為自己體能充足,跑馬拉松不成問題,但其實這兩種運動強度並不一樣。”運動項目不同,訓練的方法也應有所不同,轉項目時應該要有足夠的訓練時間。

  5.不要快到終點時去沖刺

  馬拉松最容易出事的階段就是沖刺,看到牌子上說要到終點了就沖刺,這種情況最易發生意外。因為在身體已經接近透支極限的情況下,盲目的沖刺只會給自己的整個生理系統以最後的崩潰一擊。

深圳一33歲跑友猝死 半程馬拉松危險性不容忽視

  專家建議下列人不宜參加馬拉松

  (一)未經系統訓練者。

  (二)如果在做輕微活動時感到胸部中等程度疼痛和嚴重冠狀動脈病(心絞痛)的人。

  (三)近期內犯過心髒病的人。

  (四)患風濕性心髒病的人和先天性心髒病的人,特別是運動中臉色發白發青的人。

  (五)有高血壓或其他心髒病、心肌炎的人。

  (六)嚴重心律不齊者。

  (七)糖尿病患者。

  (八)高血壓患者。

  (九)過於肥胖者。

  (十)年齡過大者。

 

熱門文章
腦梗塞.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怎麼治療啊

概 述 劉奶奶最近真是苦不堪言啊,因為奶奶是腦梗塞患者,本來就年齡大了,身體協調能力不是太好,經常

勞力性心絞痛如何防治

   疼痛可位於胸骨下段、左心前區或上腹部,放射至頸、下颌、左肩胛部或右前胸,疼痛可很快消失或僅有左前胸不適、

心血管疾病治療 心血管疾病護理 高血壓問答 冠心病問答 心肌梗塞

Copyright © 脈脈心血管病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