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出現的心律失常大部分是生理性的,多數是由於緊張、焦慮、精神壓力大、勞累、大量吸煙、飲酒、喝濃茶或濃咖啡而引起的,只有少部分是由於心肌炎、心肌病、心髒疾病或其他疾病而引起的。患者不用過分擔心、害怕,及時到醫院進行檢查診斷就可以明確心律失常的病因。
臨床上發現社會心理應激因素對於心律失常的影響十分明顯,在沒有任何心髒疾病的情況下,這些因素可以引發窦性心動過速、窦性心動過緩、陣發性房性心動過速、房性期前收縮和室性期前收縮等。心肌炎可引起窦性心動過速或心動過緩、房性心動過速、房性期前收縮、室性期前收縮、交界性逸搏、室性心動過速、房室傳導阻滯、窦房傳導阻滯等多種類型心律失常。但除了心肌炎,先天性心髒病、風濕性心髒病、感染性心內膜炎、甲狀腺功能亢進也會引起心律失常。 了解心肌炎病因可盡早預防 一、細菌性白喉桿菌、溶血性鏈球菌、肺炎雙球菌、傷寒桿菌等。病毒如柯薩奇病毒,艾柯病毒、肝炎病毒、流行性出血熱病毒、流感病毒、腺病毒等,其他如真菌,原蟲等均可致心肌炎。但目前以病毒性心肌炎較常見。 二、致病條件因素 1、細菌感染,細菌和病毒混合感染時,可能起協同致病作用。 2、妊娠可以增強病毒在心肌內的繁殖,所謂圍產期心肌病可能是病毒感染所致。 3、過度運動、運動可致病毒在心肌內繁殖復制加劇,加重心肌炎症和壞死。 4、其他原因,營養不良,高熱寒冷,缺氧、過度飲酒等,均可誘發病毒性心肌炎。 三、以病毒為例,病毒感染時,通過血液循環,病毒從血液穿過毛細血管及血管周圍間質而進入心肌纖維,在心肌細胞內膜繁殖復制,引起心肌細胞溶解,壞死、水腫及單核細胞浸潤等炎症反應。心肌炎病變後期可能是由於病毒或心肌抗原所誘發的體液及細胞免疫所致。 長期感冒需要警惕患上心肌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