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心髒病需優化治療
先天性心髒病是一類常見的心髒病,在新生兒中檢出率為0.7%。在全國每年的新生兒中,先心病患兒約有15萬。先天性心髒病是遺傳和環境因素等復雜關系相互作用的結果。其中,母親懷孕的前三個月患病毒或細菌感染,尤其是風疹病毒,其次是柯薩奇病毒,其出生的嬰兒先天性心髒病的發病率較高。其它如羊膜的病變、母體營養不良、糖尿病、放射線和細胞毒性藥物在妊娠早期的應用,母親年齡過大等,均有使胎兒發生先天性心髒病的可能。個別還有一定程度的家族發病趨勢。在先天性心髒病患者中,能查到病因的是極少數,但加強對孕婦的保健,特別是在妊娠早期積極預防風疹、流感等風疹病毒性疾病和避免與發病有關的一切因素,對預防先天性心髒病具有積極意義。 目前,中國的先天性心髒病患兒中約有1/3得不到及時治療,醫療費用負擔過重是一個重要問題,數萬元的醫療費用令家屬難以接受。目前,先天性心髒病的治療不僅可以采用傳統的外科手術方法,室間隔缺損、房間隔缺損、動脈導管未閉等病種也可以通過介入治療達到治愈目的。與傳統的外科手術相比,經導管介入治療具有創傷小、並發症少、術中不需要輸血、不在體表遺留疤痕和術後恢復快等特點。遺憾的是很多病人家屬並不知道自己孩子的病情究竟應該采取什麼辦法,最終沒有達到優化治療或拖延了治療。 30多年來,諸多學者致力於研究介入治療方法和材料,試圖通過心導管介入治療先天性心髒病。經過多年積極探索,我國的專家已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方法已趨成熟,並正在成為先天性心髒病治療領域中新的熱點。 國產的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型鎳钛合金封堵器已研制成功,極大地推動了國內先天性心髒病介入治療開展和普及。新型鎳钛合金封堵器具使用方便、療效可靠、規格型號齊全的特點,可以根據病人的具體情況選用最適合的封堵器,且其價格僅為進口同類產品的1/2—1/3。目前約60%—70%的室間隔缺損、80%左右的房間隔缺損和所有的動脈導管未閉可以通過經導管介入治療的方法得到治愈。國內已有多家醫院采用此類新型封堵器治療先天性心髒病,技術水平和治療的病例數已走在世界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