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心髒病是胎兒時期心髒血管發育異常所致的心血管畸形。先天性心髒病由於發病率和致殘率高,被稱為新生兒的“頭號殺手”。然而先心病並非不治之症,隨著醫療技術的不斷發展,很多先天性心髒病都得到了治療。
先天性心血管異常給家庭和社會帶來巨大的不幸和深重的負擔。可致胎兒心髒發育畸形的高危因素有以下六種。 一、遺傳因素 先天性心髒病與遺傳有一定的關系,在同一家庭中,父母與子女或兄弟姐妹中同患先天性心髒病的並不少見,先天性心髒病具有一定程度的家族發病趨勢,可能因父母生殖細胞、染色體畸變所引起的。遺傳學研究認為,多數的先天性心髒病是由多個基因與環境因素相互作用所形成。 二、母體因素 1、妊娠早期接觸放射線的照射或服用致胎兒畸形的藥物,也會增加胎兒的先心病。 2、高齡孕婦,有流產、先天性心髒病家族史等。 3、孕婦患有疾病,如糖尿病,如果沒有及時的治療和加以控制,可增加胎兒患先天性心髒病的幾率,如果妊娠早期病情控制穩定,則危險性下降。 4、妊娠早期感染病毒,如感冒、高熱等。孕婦遭到病毒的感染胎兒就容易發生先天性畸形的情況。 三、不良嗜好 孕婦嗜好“吞雲吐霧”或丈夫吸煙、妻子“被動吸煙”可使胎兒畸形或小兒先心病發生。嬰兒先心病發病率,吸煙母親所生嬰兒是不吸煙母親的二倍。夫妻“酒後同房受孕”,會使胎兒染色體發生異常,生下患酒精中毒症的嬰兒,大多數伴有心髒血管異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