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心髒病在正常人群中發病率大約1%(0.6%—1.2%),這是一個不小的數字,按我國10億人口計算,大約有1千萬人患先天性心髒病。先天性心髒病不屬於遺傳性疾病,但有些家庭有多個子女患不同種的先天性心髒病,或多個堂兄弟姐妹患病。一般來講一級親屬中有一個患先天性心髒病,則其他人患病的機率上升3倍,兩個成員患病則機率上升為9%,如果三個成員患病,則其他成員患先天性心髒病的可能性上升至50%。
一些染色體異常的疾病常伴有先天性心髒病,如大家多見的先天愚型(唐恩氏綜合征,即21三體綜合征)約50%患先天性心髒病,其中心內膜墊缺損及室間隔缺損分別占32%及29%,其次為房間隔缺損占11%,法樂氏四聯症占7.9%,動脈導管末閉占6.7%。18三體綜合征約90%患先天性心髒病,主要為室缺、動脈導管末閉等。近來由於分子生物學的發展,發現越來越多的先天性心髒病有共同基因的缺失,如CATCH綜合征,為第22對染色體之一短臂11位點缺失,可合並法樂氏四聯症,室間隔缺損,主動脈干,主動脈弓中斷等。單純房間隔缺損大部分呈多基因規律,先症者同胞和子女的再顯風險率為2.5%-4.6%。少數家族中可見連續數代均有本病患者的情況。單純室間隔缺損呈多基因遺傳,先症者同胞的再患風險為3.3%-4.4%,子女為3.7%—4%。先症者同胞中單純室間隔缺損和室間隔缺損合並其他心髒畸形的發生率比一般人群高10—20倍,一致性病損為30%—60%。動脈導管未閉呈多基因規律,子女再患風險率為3.4%—4.3%,同胞為2.6%—3.5%。一致性病損占50%。法樂氏四聯症為多基因遺傳,患者子女的再顯風險率為3.0%—4.2%,同胞為2.5%—3.0%。一致性病損小於50%。不一致的病損以室缺、肺動脈口狹窄和大動脈轉位最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