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第二醫院血管外科主任醫師說,這些病人中有些嚴重到皮膚輕輕碰一下都疼,有的人小腿甚至出現潰爛。而導致他們發病的主要原因,僅僅是久坐或久站。
長時間坐著,小腿輕碰下就疼得冒冷汗
葛女士,30歲,是寧波一家公司的中層管理。上周她接手一個新項目,開始坐在電腦前沒日沒夜地做方案。
除了上廁所,葛女士連吃飯都是叫外賣,在電腦前邊吃邊干活。上周二,從下午2點到晚上9點連續7個小時,她沒怎麼走動過。等方案做完後,她突然走不了路了。
“別說走路了,整條腿都痛,皮膚輕輕一碰也疼得受不了,稍微一碰還會出現淤青。”葛女士說,她起初以為是抽筋,因為她感覺最疼的位置是沿著腳趾開始一條筋絡一路到大腿根。於是,她就貼了傷膏藥,以為過幾天就會好轉。
接下來幾天,葛女士的腿一天比一天疼,腿上的青筋像蚯蚓一樣冒出來:“輕輕摸一下小腿就疼得冒冷汗,晚上睡覺翻個身都能把自己疼醒。”在床上躺了4天,情況不見好轉。她意識到這也許不是簡單的腿抽筋,趕緊到醫院檢查。檢查結果把她嚇出一身冷汗,她患上了“蚯蚓腿”,如果任其發展有可能導致腿部潰爛。
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患上了這個病
“蚯蚓腿”,其實叫下肢靜脈曲張。
在市第二醫院,去年診治了1000多例下肢靜脈曲張,一半以上是年輕人。其中,因職業需要長時間站立的教師、外科手術醫生、護士的比較多,還有一些是從事IT、文案、設計類的,以及長時間坐著的白領也是高發人群。
市第二醫院血管外科主任說,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患上原本高發於老年人的靜脈曲張,主要原因是持續坐著或站著,導致“血管不運動”。
通俗點講,就是血管裡的閥門壞了,血液不能正常流回心髒,倒流到一些細小血管中,如果這些血管正好靠近皮膚,充滿血液之後,就能看到皮膚下面鼓起來的血管。
靜脈曲張,在臨床上分6級,症狀輕的時候只有腫脹感影響美觀,但嚴重起來可以讓腿部潰爛。
不過,這個病的預防方法卻非常簡單。電腦前坐久了,每隔一小時就稍微走動幾分鐘,或者把小腿抬高點。簡單說,就是不要長時間坐著或站著,如果坐得小腿有腫脹感了就要起來走動“活血”。
主任說,雖然“下肢靜脈曲張”早期預防和治療都非常簡單,但由於現在年輕人習慣長時間對著電腦不動,所以還是有越來越多的人患上了這個病。
對照不同階段的症狀可自行檢查
下肢靜脈曲張,在臨床上分6級,具體表現都可以自己在家觀察到。
1級,毛細血管擴張,沒有明顯血管突出症狀;2級,小腿有單純靜脈曲張,患者有困、麻、累、木等感覺。這個階段,患者可以穿醫用彈力襪進行物理治療,也可以注射“泡沫硬化劑”進行簡單治療,基本上剛打完針就馬上能好了。
3級,小腿有腫脹感,出現明顯疼痛;4級,小腿皮膚顏色改變,有色素沉著、淤積性皮炎及皮膚硬化等,還有明顯的癢痛或是疼痛表現。如果到了這個階段,建議患者盡快通過微創手術治療,因為再嚴重點小腿就要潰瘍了。
5級,靜脈曲張到了嚴重程度,皮膚顏色多呈黑色,皮膚會潰瘍但還會愈合;6級,小腿皮膚長期潰瘍且不愈合。
下肢靜脈曲張的預防措施
1.久站久坐記得動一動:盡量避免長時間站立不動或久坐,因為長時間站立與坐著容易導致下肢靜脈血液循環不良,而成為靜脈曲張的誘因。建議即使平常需要長時間站立或久坐時,記得做足背伸直屈曲動作,讓小腿肌肉收縮幫助血液回流;或每隔一段時間就起身踏踏腳或是動動腳指頭,都可使下肢靜脈血液循環較為順暢。
2.坐在凳子上雙腿或單腿不停地抖動、搖晃:這種動作能促進下肢血液循環,使肢體的肌肉骨骼獲得豐富的血液營養供應,維持並增強肌肉關節的活力。抖動搖晃動作在肌肉伸縮的同時,促進了下肢血液回流,防止了肢體血栓和靜脈曲張的形成。
3.不翹二郎腿:因為它會阻礙下肢血液回流,加重靜脈曲張。
4.運動:尤其是健走或游泳,可以刺激小腿肌肉群,促進靜脈血液回流。
5.抬腿、抬高下肢:每天睡前在床上將雙腿抬高超過心髒約10~15分鐘,或是睡覺時用枕頭墊高下肢,促進腿部血液回流。
6.穿彈性襪:選擇彈性系數較高的彈性褲襪。一般至少要200~300丹(denier,彈性壓力指數)。每天早晨下床前,將雙腿抬高,穿上彈性襪,達到預防與阻止靜脈曲張持續惡化。
7.熱水洗腳:每晚睡覺前,要養成用熱水洗腳的習慣,忌用冷水洗腳。用熱水洗腳,能消除疲勞,有利睡眠,更能活血化淤。
8.避免高溫:高溫會促使血液擴張,增加靜脈曲張的可能。
9.控制體重:過度肥胖者要注意減肥,減輕下半身負荷,因為沉重的身軀會使腿部不堪重負。
10.飲食:以清淡為佳,少吃高脂肪、高膽固醇的食品。適當補充維他命與小麥胚芽、葡萄籽,可促進血液循環、改善血管的彈性。
11.戒煙限酒:煙酒會加速血管的挫傷。
概 述 肥胖人群、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等人群相比較一般人群更容易患有冠心病。什麼是冠心病呢?醫學
概 述 心肌梗塞又叫心肌梗死,是指急性、持續性缺血、缺氧(冠狀動脈功能不全)所引起的心肌壞死。患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