脈脈心血管病網 >> 心血管百科 >> 科普知識 >> 冠心病最易有心悸心慌

冠心病最易有心悸心慌

   心髒活動過度常會心慌

    更年期心慌多是生理性     李彤說,心悸心慌常常被門診病人描述為“心髒跳到嗓子了”,這是患者自我感覺的心跳或心前區不適感,是由心跳過快、過慢、心律失常引起。這也是一個常見症狀,一般認為與心髒活動過度有關。健康人在情緒波動、精神緊張、受到驚嚇、體育鍛煉、重體力勞動、大量吸煙、過量飲酒、喝濃茶後都有可能發生,會隨著誘發因素的停止很快消失。     通常年輕人特別是年輕婦女會經常感到心悸心慌,這是植物神經功能失調的緣故,其特點是心悸多在休息、睡前、精神緊張、腹脹、便秘、月經期、妊娠期發生。這種心悸是良性的,多數不需要治療。另外,更年期婦女是心悸心慌就診的最大人群,這是由她們的生理特點決定的。更年期婦女因血中雌激素濃度降低,垂體促性腺激素水平升高,植物神經系統從平衡狀態進入平衡失調狀態,便可發生輕重不等的心悸心慌。她們的情況常常是短暫血壓上升、心前區或不固定位置的刺痛等;有時甚至呼吸不暢,大口喘氣、心電圖也可出現變化,多數人能自行恢復。但更年期婦女在雌激素分泌減少的同時,總膽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含量增高,抗動脈粥樣硬化脂蛋白即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降低,確實容易發生冠心病,因此建議更年期婦女出現心悸心慌要到正規醫院及時檢查排除,不要過於緊張並自行診斷服藥。     冠心病最易有心悸心慌     頻繁發作要做心電檢查     李彤說,臨床上發生心悸心慌最多的情況仍然是冠心病,這與冠心病發病率逐年上升密切相關。中老年人特別是冠心病高危人群如果不明原因出現陣發性心悸、胸悶、胸痛等症狀,首先要考慮冠心病的可能,除做血脂、血糖等常規檢查外,還需要進行以下檢查以明確診斷:常規心電圖和24小時動態心電圖;活動平板運動試驗;對於心電圖有明顯心肌缺血表現的患者,需進一步行心髒及冠狀動脈電子束CT檢查,明確冠狀動脈有無狹窄病變;對於心電圖有明顯心肌缺血表現及電子束CT檢查明確存在有冠狀動脈狹窄病變的患者,需行選擇性冠狀動脈造影檢查進一步明確診斷。冠狀動脈有明顯狹窄的患者,需在必要的藥物治療基礎上,進行冠脈內介入治療或冠脈搭橋手術治療。   冠心病最易有心悸心慌     一旦確診為冠心病,患者就必須警惕心悸心慌,因為心悸心慌也易導致室顫的發生。冠心病患者心髒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損害,容易並發心髒早搏、心房顫動、心動過速等症,心動過速可以引起室顫,而一旦室顫急性發作死亡率高達95%以上。因此冠心病人如果感到陣發性心悸心慌,或心前區有東西上沖咽喉,應做常規心電圖檢查、動態心電圖檢查,最好在發作比較頻繁時檢查,以及時捕捉到室顫前期跡象,積極治療避免猝死。目前在冠心病患者體內埋藏除顫設備(ICD),可以預防室顫發生。     多種疾病也會心悸心慌     心律失常也是常見病因     李彤說,除冠心病外,還有多種疾病能引起心悸心慌。如各種心律失常;高血壓心髒病、風心病、肺心病、先心病、心肌炎、心肌病;甲狀腺機能亢進、糖尿病、更年期綜合征、重度貧血、急性大失血、高熱、阿托品及洋地黃類藥物中毒、腫瘤、結核病等都有心悸心慌的症狀。這其中心律失常又是最常見的原因。     李彤說,正常人心跳節律規整,頻率適合生理需要。休息時跳動慢些,運動時跳動加快;兒童跳動快些,老人跳動慢些。心髒的規律跳動靠其特殊組織“窦房結”發出的微弱電信號的規律刺激,若這種電信號的產生和傳導出現問題,心跳就會過快、過慢或不規律,這就是心律失常。研究發現,幾乎所有心髒病都會有心律失常表現,這是導致心律失常的最常見原因。     心律失常種類繁多,根據心跳頻率可分為緩慢型和快速型兩類。臨床常見的早搏、房顫、房撲、室速、室顫等都為快速心律失常,病態窦房結綜合征、房室傳導阻滯等屬於緩慢心律失常。有些心律失常是良性的無需治療,如大多數窦性心律不齊。目前對待需要治療的心律失常已經有很多有效的治療措施,如藥物控制、機械除顫、介入治療、射頻消融和瓣膜置換手術同時進行房顫手術等。需要提醒的是,如果心電圖檢查提示有室性早搏的患者應做其他檢查排除冠心病。        精彩推薦   症狀| 胸悶 別總“盯著”冠心病不放   護理| 冠心病患者的日常有效護理   預防| 健康飲食可預防冠心病   治療| 冠心病心絞痛常用3種藥物   科普| 解答心髒支架手術常見幾大問題 點擊查看更多冠心病相關疾病內容
熱門文章
急性冠脈綜合征如何抗血小板治療

ACS非血運重建患者數量龐大  ACS作為一組由急性心肌缺血引起的臨床綜合征,分為不穩定型心絞痛(UA)、非ST段抬高心

心肌梗和心絞痛可以同時治療嗎

概 述 可以同時治療的,原則上心肌梗和心絞痛主要都是預防突發性惡性事件的發生,這兩種疾病都容易引起

心血管疾病治療 心血管疾病護理 高血壓問答 冠心病問答 心肌梗塞

Copyright © 脈脈心血管病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