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不齊起病緩慢,病程較長,患者更離不開家屬們細心的護理,做好心律不齊的工作可提高患者的免疫力。那麼,為了避免患有心律不齊的症狀,我們應該做些什麼呢,下面專家將為我們講述關於心律不齊的相關知識:
如何判斷心律失常,做什麼診斷? 孫秀成主任表示,患者初步判斷心律失常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摸脈搏。當脈搏過快或過慢,或心跳不整齊時患者就需注意心律失常的發生了。但摸脈並不能確診,這就需要通過以下幾大方法來確診檢查: 1、心電圖檢查:心電圖是最常用的無創性檢驗心律失常的方法。一些室性心律失常、房室傳導阻滯、房顫、心動過緩或過速等都可以通過心電圖來診斷。但絕大多數心律失常都為陣發性,患者就診時若未發作,心電圖可能仍為正常。 2、動態心電圖:這是一種長時間心電圖記錄的儀器,就是用一種小型便攜式記錄器連續記錄患者24小時心電圖情況,患者吃飯、睡覺、上班都帶著。它能了解心律失常發作與日常活動的關系、晝夜特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