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卒中發病後的半年內,是肢體功能恢復的最佳黃金時期,且前3個月是尤為重要的,是進行康復治療的“黃金時期”。因此,康復治療應盡早盡快地實施,康復治療一般應在病情穩定後1周內就要開始,3月內為最佳康復治療時期,而且在發病後一年內都應積極康復治療!發病一年後康復也是可以得到一定的改善。
“黃金期”該如何進行康復?
發病後的3個月為康復黃金期,但是黃金期的康復治療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病人運動鍛煉需要在康復治療師正確的指導下,遵循持之以恆、循序漸進、因人而異、勞逸結合等原則。
2.注意肢體的擺放位置。腦卒中患者躺在床上時,不能讓患肢保持一個姿勢過長時間,防止肩關節脫位、關節僵硬、血液循環不暢。
3.注意運動強度。被動訓練別太用力,鍛煉時,應在康復治療師的指導下,保證姿勢標准。每鍛煉一處肌肉,應使該肌肉連續多次受到一定強度的刺激。不過,也要注意運動強度,不能太過用力,否則很可能因過度牽拉損害關節。
4.坐位訓練循序漸進。當患者病情穩定,身體具有一定平衡能力後,床邊訓練可由臥位轉為坐位,這一訓練要遵守循序漸進的原則。待患者能平穩地坐在床上後,可嘗試床椅交換訓練。
腦中風的危害
1、嘴歪眼斜。一側眼袋以下的面肌癱瘓。表現為鼻唇溝變淺,口角下垂,露齒。鼓頰和吹哨時,口角歪向健側,流口水,說話時更為明顯。
2、麻木。患側肢體,尤其是肢體的末端、如手指或腳趾、或偏癱側的面頰部皮膚有蟻爬感覺,或有針刺感,或表現為刺激反應遲鈍。
3、周圍性癱瘓。周圍性癱瘓,又稱下運動神經元性癱瘓,或稱弛緩性癱瘓、軟癱。由於下運動神經元受損,使其所支配的肌肉得不到應有的沖動興奮,臨床上表現為肌張力降低,反射減弱或消失,伴肌肉萎縮,但無病理反射。
4、中樞性癱瘓。中樞性癱瘓,又稱上運動神經元性癱瘓,或稱痙攣性癱瘓、硬癱。由於上運動神經元受損,失去了對下運動神經元的抑制調控作用,使脊髓的反射功能“釋放”,產生隨意運動減弱或消失,臨床上主要表現為肌張力增高,腱反射亢進,出現病理反射,呈痙攣性癱瘓。
5、偏癱。又叫半身不遂,是指一側上下肢、面肌和舌肌下部的運動障礙,它是急性腦血管病的一個常見症狀。輕度偏癱病人雖然尚能活動,但走起路來,往往上肢屈曲,下肢伸直,癱瘓的下肢走一步劃半個圈,我們把這種特殊的走路姿勢,叫做偏癱步態。病情嚴重者常臥床不起,喪失生活能力。
三個簡單的測試快速識別腦卒中
美國心髒學會、卒中學會制訂的早期識別腦中風的“辛辛那提院前卒中量表”中三個簡單的測試:笑一笑,動一動,說一說
笑一笑:請患者“露齒”或微笑,一側面部表情不正常
動一動:請患者閉眼,雙臂平舉10秒鐘,一個手臂無法維持
說一說:請患者復述一句短語,如說話不清楚或者無法說話
腦卒中如何護理
1、注意控制食量
總的原則是保持能量代謝的平衡、輕度負平衡,體胖和超重者,更應注意降低熱量。每餐最好維持在八分飽,決不可暴飲暴食。中老年人對糖的耐受力差,宜進低糖飲食。
2、宜進低鹽飲食
攝取鹽愈多,腦中風的發病率、死亡率也愈高。研究表明,低鹽飲食對預防重症高血壓、腦中風有重要意義。每天食鹽攝取量最好低於6克。伴有嚴重水腫的心髒病人、腎髒病人,必要時應進無鹽飲食。
3、宜進低脂飲食
腦中風患者平時的飲食宜清淡、營養豐富易消化,囡為常進油膩的高脂、高膽固醇飲食,是導致、加重動脈粥樣硬化的重要因素,也是促使血栓形成,引起腦中風發作的重要原因。所以老年人,尤其是體胖的老年人,平時應進低脂食物,特別是應限制動物脂肪、不吃動物內髒等。
4、常食降脂食品
常吃些有降脂降膽固醇、抗血小板聚集、抗凝作用的食品,對預防腦中風的發生,意義重大。如小米、養麥燕麥、山楂、海藻、海帶、甲魚、蜂皇漿、芝麻油、玉米油、米糠油等都是比較適宜的。
5、食品合理搭配
飲食應多品種多變化,注意主副食、葷與素、粗細糧的合理搭配,不可偏食。要攝入足夠的蛋白質,一般每天每公斤體重宜保持在0.5~1克。對人體有益且含人體必需搭配的蛋白質,主要有牛奶、豆制品、雞蛋等。
6、多吃新鮮蔬菜
綠葉蔬菜和水果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等營養成分。維生素C,有助於保護血管壁,增強血管的柔韌性、彈性,減少脆性,生防止血管出血,對預防與減少腦中風、心梗等症的發生有重要作用。
走路抬頭挺胸才利於周身與大腦的氣血回流,也就是說,抬頭挺胸走路時,是讓大腦得到休息的機會,這個姿勢使低頭
1突然劇烈胸痛或胸部憋悶,或疼痛時間超過15分鐘,就應警惕了 2出現心慌、氣短、惡心、嘔吐